无独有偶,我碰巧也是个作者。当译林出版社的朋友问及我是否有兴趣翻译这本书时,我一了解了书的内容,马上就答应了。当我看过本书的前言,知道了编者编辑本书的缘起,我更是为自己能够成为这本书的译者感到高兴。之所以高兴,是因为对于导师,我和这些作家有着强烈的认同感。我想起了对我开始写作有影响的人和事。十年前,也就是2000年,我作为哈佛燕京项目的访问学者,到哈佛大学访学一年半。那年10月,著名美国作家汤亭亭到哈佛大学开讲座,讲座的题目是“做个诗人”。她在讲座中颇为有趣地讲了几个写诗的步骤。汤亭亭的讲座让痴迷文学的我跃跃欲试。从那时起,我尝试着写英文诗歌。也是在那一年,哈佛大学文学期刊《达德利评论》面向全校征稿,体裁不限。我写了首英文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投稿。不久以后,我接到用稿通知。这首诗歌的发表让我的写作信心倍增。从英文诗到中文诗,从中文诗到散文,再从散文到小说。由此,我从一个读者变成一个作者。如果像本书所写的,导师不但是具体的人,也可以是场所的话,我要说,引导我走上写作道路的“导师”就是汤亭亭和哈佛大学。这两个“导师”对我创作的影响,亦是我此生最大的财富。
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也是我这个作者学习的过程。书中的导师对年轻作家们的激励,同时也激励着我。他们的创作理念和写作方法,也有值得我借鉴的地方。桑塔格视写作为生命的信念,同时也感染了我。而朱莉娅在逆境中坚持创作、终获成功的故事,对我无疑起到了励志作用。从这个角度说,这本书也成了我的“导师”。
2010年8月22日于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