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平遥古城:夕阳下的金色之恋

一路东去 作者:路东


姐姐多年前教给我的一首歌——《人说山西好风光》,是我对山西最初和最朦胧的印象。那时,无论是太行、吕梁、汾河,还是大槐树,都成了我心中一些古老故事和岁月变迁的源头。

从绥德坐火车抵达太原后,我先是在博友李森及其学生孟鹤的陪同下,游览了晋祠,第二天一早又去了因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而蜚声海内外的乔家大院,接着便乘坐大巴前往有着2700多年历史的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是我国现存保护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在19世纪初,平遥号称“小北京”,是当时山西省的经济、文化中心。不同于皇家建筑的庄严肃穆,也不同于江南古镇的婀娜灵秀,平遥更像一位历经风雨、饱读沧桑,却不善言辞、懒于修饰的平和老人。她以自己质朴无华的身躯,承载着城中一代代老百姓的悲欢离合与生老病死,同时也在不经意间,悄悄散发着历经风雨后留下的无限魅力。古城,既是景区,也是流传了千百年的生活区,这里的原住民并没有因为旅游开发而打乱原有的生活节奏,依然勤勤恳恳地过着自己不算富裕,却平淡安适的生活。

我从护城河的六孔桥上进入城中,沿城墙垛口的台阶拾级而上,便可鸟瞰整座平遥城。整个古城的形状恰似一只神龟,南门为龟的头部,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大雨来时,城内所有积水都会经此流出。城墙上的72个观敌楼和墙顶外侧的三千个垛口,象征着孔子的三千弟子和72位贤人。

我走下城墙,看到有人推着手推车卖青苹果,于是走过去买了几个,用湿巾简单地擦了擦,便张大嘴吃起来。这时恰巧走来一对白发老人,看到我的样子一起乐呵呵地笑。我赶紧向两位老人问好,同时拿出苹果来请他们吃。两位老人摇摇手,“不吃不吃!我们这把岁数,早吃不动了!年轻的时候啊,我们最爱吃青苹果了。现在都80多岁了,只能看着你们年轻人吃啦!”老人说完又一起开心地笑了起来。

两位老人衣着朴素大方,说着地道的普通话,虽然都已满头华发,却精神矍铄。两个人的手一直很自然地牵在一起,犹如牵着走过了一个世纪。听口音、看穿着,两位老人都应该是来平遥旅游的,可是如此盛夏季节,两位耄耋老人从何而来?又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平遥呢?

经过聊天才知道,两位老人都是南京大学的教授,结婚已经五十多年。一儿一女两个孩子都已事业有成,他们从三年前开始,每逢夏天都会相伴出游,重温两人年轻时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

看着两位老人的样子,我不禁心生羡慕。幸福平淡地牵手一生,多年以后还能顶着满头华发同游曾经走过的地方,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幸福?

告别了两位老人,我继续在古城内游览。穿行城中,所有的街道、商铺和民居都保持着传统的布局与风貌。古色古香的铺面结实高大,檐下和梁上刻绘有精美的图案和雕刻,门前古老匾额上的油漆已经斑斑驳驳。铺面后青砖灰瓦的四合院便是当地民居,与商铺相同,家家户户的门棱上都装饰有不同文字和图案的砖雕,虽则内容不尽相同,却都充满了对美好生活和健康幸福的向往。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让人仿若走进了过去的时光。

在一家旅店门口的长椅上,一对穿着T恤短裤的父子坐在一排红色的大灯笼下。父亲的手里拿着一个小玩具,逗着孩子开心地玩。这种暖暖阳光下的舒适和自在,也许正是他们选择这里的最大原因吧?

傍晚,我再次登上平遥的古城墙,夕阳西下放眼望去,整个平遥城宁静安逸,虽缺少了当年“小北京”的盛世繁华,却有着另一种繁华褪尽后的恬适和淡泊。

暮然回首,我竟然又看见那对耄耋之年的教授夫妇,手牵手慢慢地走在黄昏的城墙上。夕阳映出他们完美的剪影,微风吹过,满头华发跳出金灿灿的光芒。我定定地站在原地,默默欣赏着两位老人牵着手的身影渐行渐远,而那种对于幸福的感动,却离我愈来愈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