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孝恂浑身墨香味十足,在杭州当官时,他曾手书对联:“书幌露寒青简湿,墨花润香紫毫圆。”当官之余的读书生活,让林孝恂身上有股子飘逸之气,几多道家风骨。在正统的诗书之外,他还广求博取,学习技艺,还学习医术,很是务实。林孝恂的这种开放的学习态度,明显影响了后辈,他在崇福当知县时,就开始废八股,兴学堂,后来,在杭州设立林家私塾,教导儿孙读书。 林家私塾设东西两斋,东斋传授旧学,西斋传授新学。新学这边,名师荟萃,课程新潮,既有林纾教四书五经,也有林白水介绍地理天文,甚至还有外籍老师华惠德、嵯峨峙来向孩子们传授英文、日语。如此中西合璧、继往开来的教育方式,不但使自己的子女林泽民、林长民等人多有受惠,就是族中子弟,也多有滋养,来日做成大事者不乏其人。写出《与妻书》的林觉民,与林觉民一起喋血黄花岗的林尹民,为光复福建努力的林肇民,都曾在林孝恂的私塾就读。大时代风雨将来,西子湖畔的宁静也只是一时,林家民字辈的一批人,从林孝恂的私塾起步,走到了最广大的天地中。
林孝恂有平等思想。在家中,他讲究男女平等,女孩和男孩一样接受教育,他家女儿,日后都能诗会字。林徽因幼时跟着祖父一起生活,少不了受到许多教导。而林孝恂的女儿、林徽因的姑姑林泽民,更是对林徽因进行了最初的启蒙教育,为林徽因日后的高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林徽因五岁诵读诗书,六岁用文言写家信,八岁入西式小学,十二岁入教会中学,十六岁游览欧洲,二十岁用英语演出泰戈尔的剧目,然后,一转身,赴美留学。在学习这条路上,林徽因步步为营,每一脚都踩在点上。林孝恂早年的引导,显然是帮林徽因写就了一个漂亮的开头。在林徽因不是十分快乐的童年里,祖父林孝恂和姑姑林泽民,无疑成了温暖底色。林徽音(后来为怕与人混淆,改名为林徽因)这个名字,也是林孝恂替她取的。“徽音”二字,典故源自《诗经?大雅?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寓意是,希望她能够继承美德,招来儿孙满堂。
据说,林徽因的美貌也多受祖父母隔代遗传,林家人,共有的特征是一双善睐的明眸,而清癯的面容,似乎是遗传祖母。林徽因小时候,父亲林长民留学海外,长期不沾家,她多半跟着祖父林孝恂一起,相依为命。现在,人们能看到林徽因三岁时的一张相片。她站在一个华美的椅子前面,面无表情,仿佛是被眼前的相机惊住了。最初的世间精彩,林徽因在林孝恂身边细看。林徽因幼年时总是在搬家。八岁时,林徽因跟随祖父移居上海。十岁时,她又跟着祖父进京,来到林长民身边。居住地的变幻,开阔了林徽因的胸襟,调养了林徽因的气质,渐渐的,林徽因身上,既有北方女子的大气,也有南方女子的灵秀。人生中种种巧妙的融合,不能不说有祖父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