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后记 (4)

猫鼠博弈 作者:陈歆耕


在我们看来,乔××的行为十分愚蠢,但他的行为实质上是自我效能感的缺失所致。班杜拉教授说,“人们很容易有强烈的自尊心──只要降低目标就好了。”如果乔××能够降低目标在地板厂继续工作下去,他的生活可能会是另一种样子。

在他走头无路时,他认识了一个30多岁的四川人老王。他发现老王只是借打零工的幌子,实际干的是偷窃勾当。老王让他跟他合伙做。于是他给老王打下手。每到工地去偷一次,他可以分到几百块钱。

乔××就这样一步步地把自己推进了监狱。

第二,这个群体的人普遍缺失延迟满足的能力。他们追求的是即时享乐。

延迟满足,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为了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长远的利益,获得更大的享受而自愿延缓目前需要的满足,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欲望,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延迟满足往往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表现,也是情商的重要构成成分。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棒。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他们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

米歇尔希望通过棉花糖实验的的研究测试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在米歇尔看来,这个棉花糖实验对参加者的未来有很强的预测性。“如果有的孩子可以控制自己而得到更多的棉花糖,那么他就可以去学习而不是看电视”,米歇尔说,“将来他也会积攒更多的钱来养老。他得到的不仅仅是棉花糖”。米歇尔通过给不同阶层的孩子做同样的实验,他发现穷人家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低于平均水平。“生长在贫苦家庭的孩子相对处理‘延迟满足’的机会就少,这个实验说明: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更强,他们能够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的实现。

“宠爱放纵”是我们在教育孩子中经常被提及的反面典型。而“宠爱放纵”实质上就是对应于“延迟满足”的“即时满足”。在《小偷回忆录》“飞车党” 一节中的成X说“我晓得我犯罪的最大原因是玩心太重,我没有任何生活压力,吃喝靠父母,花钱靠两个姐姐。饭来张口,花钱伸手。这种对孩子“即时满足”的教育方式怎么可能教育出有出息的人才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