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是国共合作的多事之秋,继国民党二大中共放弃对领导权的争夺后,3至5月,一连串严峻事件摆在中共面前,首先是中山舰事件。
1926年3月18日晚,一艘遭土匪抢劫的商轮向黄埔军校求助,要求派一艘巡舰运卫兵16人前往保护,几经周折电话打到军校驻省办事处,报告到办事处主任欧阳钟处,欧阳钟矫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之令,通知海军局速派兵舰二艘开赴黄埔,听候差遣。海军局当夜派出二舰,其中便有中山舰。
次日中午蒋介石得知中山舰已连夜开往黄埔,不由得大吃一惊。
此时蒋介石刚办好赴苏护照,而汪精卫当天上午三次询问他何时回黄埔,令蒋介石疑窦顿生,怀疑苏联首席军事顾问季山嘉与汪精卫联合设计倒蒋阴谋,准备将他“劫持”到苏联。
19日一整天,蒋介石在惶惶不安中度过。20日凌晨,蒋介石下令广州地区部分戒严,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拘禁卫戍广州的第二师共产党员;下令抓捕中山舰舰长李之龙,占领中山舰;同时包围苏联顾问团住宅,收缴其卫队的武器;以“保护”名义将汪精卫住宅包围。当天下午,当蒋介石意识到没有什么危险后,即下令取消戒严,释放党代表并向苏联顾问道歉。
事实上,蒋介石对此次事变并无取胜把握,却出乎意料地取得了一箭三雕的效果:
首先,他的果断与强硬措施迫使苏联方面做出让步,苏方不仅不予责备,而且答应其要求,将苏联顾问季山嘉等人调走,改变了苏联顾问控制国民党的局面;
其二,苏方的态度以及季山嘉的回国令汪精卫大失所望,遂称病不出,并于25日秘密出走,为蒋介石攫取党、政、军大权创造了条件;
其三,对李之龙的一抓一放,打击了中共代表。
事变发生后,陈独秀于4月2日派张国焘赴广州,对在广州的中共负责人明确表示:
“此次事件的发生,与我们党该退让而未退让不无关系。”
当时的中共广东区委书记是陈独秀的长子陈延年。陈延年在法国勤工俭学三年之后于1923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与其弟陈乔年及赵世炎、王若飞等人一起,转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4年夏奉召回国,被派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东,先负责共青团的工作,后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对陈独秀的退让态度持反对意见,在事变之初便主张给蒋介石以还击,由于季山嘉的反对而放弃。
在得知苏联方面对“事变”处理结果后,陈独秀又撰文称蒋介石“是中国民族革命运动中的一个柱石”,表明中共绝无倒蒋之意。
然而,事态发展之快令陈独秀大出意料,在5月15日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蒋介石不仅提出“整理党务案”,而且公开提出一党专政的主张。
“整理党务案”是蒋介石为限制共产党发展,确保他本人与国民党政治前途的一项方案,为了得到从莫斯科返回的苏联代表鲍罗廷的支持,蒋介石对鲍罗廷明确表示:
“大党允小党在党内活动,无异自取灭亡。……以两党现状,共产党退出国民党为最好。”
在苏联顾问团的支持下,蒋介石的“整理党务案”顺利通过。
中共在第一军的党代表全部退出,在国民党中央担任部长职务的中共党员也全体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