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屡仆屡起(7)

天下得失 作者:汪朝光 王奇生 金以林


1949年李宗仁代总统后,孙科辞行政院院长。尽管蒋介石已下野,但李宗仁深知新内阁首长必须得到蒋的首肯,才能获得通过。而论地位和交情,也只有黄埔背景的何应钦有此条件。李宗仁即提名何应钦出掌行政院。

何应钦最初的反映是诚惶诚恐,不敢接受,生怕引起蒋介石的误会。对此反映,蒋介石都认为“未免太过”。据蒋3月10日日记载:“礼卿与文白来庵告敬之电话,坚决拒绝不参加行政院,并闻德邻昨夜二致电话于敬之,皆不理之。其副官接话者亦语多不敬,因之德表示愤慨。” 此时的何应钦已有20余年未直接带兵,不可能对蒋造成任何挑战。同时为了牵制李的权力,便于遥控指挥,蒋介石明确致函何应钦接受这一职务:“中以为只要于革命前途有益,使旧属官兵有所依托而不致分散,以保全革命硕果之基础,则兄应毅然应命,更不必论职位之尊卑与个人之得失,此为中对革命之基本观念,亦望吾兄能以中之意志为意志,承当此艰危之局势也。”第二天,李宗仁再派白崇禧赴杭州促何应钦组阁时,由于有了蒋的指示,何“始则坚拒,终至允就”。

事实上,何应钦也深知他出掌行政院,不过是一届过渡内阁而已。蒋介石力挺何应钦就任行政院长一职,还有一层深意,就是防止“桂系黄绍竑充任,以中其夺取行政院过渡之阴谋也”。

陈铭枢原本与蒋介石没有太多的渊源。北伐前,他是李济深第4军的一名师长。北伐时,陈铭枢同张发奎分领第4军两个师南征北战,同被誉为铁军。军长李济深则率陈济棠、徐景唐两师留守广东。随着北伐凯歌高奏,陈铭枢、张发奎两师不断扩编,张师继承了第4军番号,陈师发展为第11军。

宁汉分裂后,武汉政府所控制的主要军事力量有唐生智、张发奎和陈铭枢三部,陈还兼任武汉卫戍司令。在武汉政权的反蒋斗争中,唐、张两人都服从武汉中央,唯有陈铭枢支持蒋介石。他在回忆录中曾记下当时的心态:“在反蒋浪潮中,我对蒋介石虽有不满之处,但一考虑到全局和前途,我就是不愿公开附和反蒋。此外,我对当时中共领导下的工农运动,也认为越轨过火。” 为此,陈铭枢放弃武汉卫戍司令之职,只身投奔南京,出任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吴稚晖,但不到部,实际由陈负全责)。其部队暂时归张发奎指挥。

1927年8月,宁汉合流,蒋介石下野,陈铭枢也随之辞职出洋。出发前陈铭枢曾主动到奉化拜访蒋介石,商谈时局。据蒋日记载:“真如主张我出国游历,甚有见解也。” 不久,蒋介石接受陈铭枢的意见出访日本。在日期间,蒋介石还特意“往汤本访真如”。

自陈铭枢脱离武汉后,他的基本部队因不满张发奎而参加了中共领导的南昌起义,但不久即由蔡廷锴率领脱离起义部队,南下福州,重建11军。陈铭枢得知消息后立即由日本回国,重掌军队。此后,国民党内爆发了数次反蒋战争,例如蒋桂战争、中原大战,陈铭枢都以自身实力鼎力拥蒋,成为非蒋嫡系的地方实力派中独一无二的挺蒋劲旅。作为回报,蒋介石特命陈铭枢为广东省政府主席,他掌握的部队也扩编为第19路军。

在宁粤对峙期间,国民党内粤籍领袖几乎全部投入反蒋阵营,唯有陈铭枢率领的这支以粤人为主的第19路军,公开支持蒋介石,助蒋稳定权力,立下汗马功劳。九一八事变后,在蒋阵营中唯有陈铭枢是握有实力的广东人,得以充当宁粤之间的调停人。粤方甚至提出上海和谈的前提条件,是任命陈铭枢为京沪卫戍司令,并将以粤人为主的“十九路军调宁后,粤代表方北上;俟在沪商有头绪,粤委始赴京”。 此后,在陈铭枢的协助下,蒋介石成功地拆散了粤方内部的团结,并将粤方重要人物孙科和汪精卫从粤阵营中分化出来。 陈铭枢也因调解宁粤有功,出任新成立的孙科内阁行政院副院长,达到他个人在民国政坛上的最高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