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倚重元老到闲置元老(7)

天下得失 作者:汪朝光 王奇生 金以林


“四老”指吴稚晖、蔡元培、李石曾、张静江四人,在国民党内有“商山四皓”之称。四人中,蒋与张静江交往较早,交谊较深。陈英士、张静江、蒋介石、戴季陶四人曾结盟兄弟。中山舰事件以后,蒋颇倚重张静江。在蒋的安排下,张静江一度担任中常会主席。据陈公博描述,南昌与武汉对峙时,“在蒋先生这边也知道反蒋的不止共产党,但他不好正面攻击,希望打击共产党即所以镇压反蒋的队伍;而在武汉方面,却也不直接攻蒋,藉口张静江做了中常会主席的缘故,高呼着请张静江交还党权给中央。”

除张静江外,吴、蔡、李均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依罗家伦的说法,“他们仿佛代表一种道德的势力”。 而这正是蒋介石借重他们的重要缘由。

据邵元冲日记,1927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蒋介石邀吴稚晖、李石曾、蔡元培、张静江、邵元冲等人在上海多次开会讨论清党反共办法。其中吴稚晖的情绪最激昂,反共的主张也最多。 最后决定由“四老”领衔,以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名义提出弹劾共产党案。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清党,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于是国民党中枢由一分为二发展为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宁、汉、沪三个中央党部和宁、汉两个国民政府相互抗衡。上海中央由西山派主导。南京中央由蒋介石主导。武汉中央则拥戴刚回国的汪精卫为领袖,并与共产党合作。

中山舰事件对汪精卫虽是一大打击,而汪氏在党内的声名却不减反增,因党内文人精英对蒋介石权势的骤增,视为军权压制党权、武人压制文人的表征,而视汪氏为足以抗衡蒋氏的文人领袖。武汉方面发起声势浩大的迎汪回国运动,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慨。汪氏声望暴增。尤其在一般青年国民党员的心目中,以为惟汪氏为“今之完人”。汪之“党圣人”称号,即起源于此。当汪氏于1927年4月回国时,几已成为全国青年一致崇拜的人物。 而汪派亦于此时逐渐形成。其时,武汉政府中的国民党左派人物,除徐谦别有怀抱外,其余如陈公博、顾孟余、王法勤等,均集结于汪氏周围。这些人后来成为汪派的核心人物。

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等国民党元老兼名流学者直接参与发起清党运动,为蒋介石赢得了一定的社会道义基础。胡适即谈到,当时北京的一些青年大学生,非常崇拜蔡元培等学者教授。他们不相信支持南京清党的蔡元培和吴稚晖也会做坏事。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清党之际,胡适正由美返国,一位哈佛大学教授向他询问国民党清党真相。胡告之曰:“蒋介石将军清党反共举动能得著一班元老的支持,你们外国朋友也许不认得吴敬恒、蔡元培是什么人,但我知道这几个人,很佩服他们的见识与人格。这个新政府能得到这一班元老的支持,是站得住的。” 当然,胡适的看法,只是清党发动之际的一种即时性的观察和预测。当时青年学生多大程度上如胡适所说的那样,因为崇拜蔡元培、吴稚晖而认同清党,也很难说。如号称与吴稚晖有忘年之交的曹聚仁即毫不客气地指责吴氏“助纣为虐”,是“社会革命的叛徒”。胡适本人在明了清党真相之后,对国民党的看法也逐渐发生了改变。

客观而言,1927年蒋介石清党势所必至,几位文人元老虽参与谋划,但其真实作用不过在军权之上增添若干“合法性”而已。

1927年6月,天津《大公报》发表社评称,民国以来的中国政治大势,可以归结为“文武主从之争”。社评认为,辛亥革命本是文人革命,但随后袁世凯凭藉北洋军与孙中山所凭藉的国会相较量,最终演化为“武主文从”的局面。而孙中山于1924年改组国民党,集大权于以文人为核心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并借鉴苏俄“赤军”经验建“党军”,以党权制约军权,意在恢复“文主武从”的政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