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要告诉一个玩艺术的老头这些(1)

唧唧复唧唧 作者:王路


一个87岁的老头,寒冬里,五点多爬起床,生起火炉,在小方桌上铺上纸,倒上墨,戴上老花镜,呵开冰凉的手,工工整整地将蝇头小楷抄在比双人床单还大的纸上。这么大的纸,每天不停地抄,也得抄上十天半月。

这是老头寄给某个书法比赛的作品。很遗憾,老头的字最终落选了。虽然他在作品背面附注了一行:如未入选,敬请寄回。但没有人给他寄回去,主办方收到的作品太多了,足有好几千幅。老头并不是特例,像他这样把蝇头小楷抄上大床单的人,数不胜数。

他们以为很少人会这样。——谁会为了一场比赛,花这么大的心血呢。只要别人不肯,我就占据了先机。这叫“疲劳路线”。思路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评委看到我这么用心,不给个一等奖,也给个二等奖吧?最最不济,入围奖是没跑的吧。实际上,什么都没有。拼疲劳不是好路线,不一定受待见。

学生年代,很多勤奋又成绩不好的学生,都喜欢走疲劳路线。一道题就算不会,还要拼命地答,写的字数比谁都多。老师看了,给一到两分的辛苦分。但出了校门,这一套就不顶用了。——就是要给你圈个大鸭蛋,别看你答了这么多,照样零分。

老头们写得都不好。道理很简单,书法玩到七八十岁,有点水平的人,就不会再参加什么比赛了。参赛是很掉价的事,因为比赛是给小孩儿玩的。没有哪个有功夫的长者,愿意和年轻人站在同一个擂台打擂。上了年纪又有功夫的人,分两种。一种能混,早就在圈里混出头脸了,他们是评委。另一种不喜欢混,孤高自赏,认为自己水平甩出评委几条街,更不屑参赛。

但征集到的作品,十之六七是老头们寄来的。他们永远疯狂地扎堆,而且永远不明白自己是炮灰。作品不方便晒,举几个例子:几千幅作品中有三分之一是毛韶山诗词,其中一半是《沁园春·雪》或《卜算子·咏梅》;仅次于毛韶山诗词的题材是“中国梦”。还有不少人故作聪明,写习大大的《念奴娇》,以为别出心裁。有人更搞笑,写“苍蝇老虎一起打”。——什么叫书格卑下?这就叫。史上传世的书法作品,哪怕是二三流的,有哪一幅是写政治口号的?

但如果你知道这些老头来自哪里,就完全不会苛责他们。——山东、安徽、河南、江西……这些地区的小县城。老头们最常见的职业是退休教师。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那些大地方,几乎没人参赛。小地方有什么特点?就是你上街买毛笔,只能去文具店。你找老板要最贵的,老板拿出一只大白云,告诉你三十块钱。虽然新华书店里从来不乏碑帖,但总是颜柳欧赵那些历史课本上出现过的人。假如把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拿出来,上边的碑,他们十之八九没听说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