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头学启功。但问题是,人家启功十几二十岁的时候,是跟着溥心畬、齐白石、张大千交游的。启功的老师是陈援庵先生。可那些老头,最多是抱着一本《宋词鉴赏辞典》,就觉得自己读书老多了,却不知道陈援庵是什么来头。
一个人不能不出去见见世面。否则,很轻易就以为自己的东西很有价值。其实,这无非是因为倾注了太多的心血,才没有办法割舍的一厢情愿。——哪个书法练到七八十岁的人,可以心平气和地容忍别人说:“你虽然写了一辈子书法,但你写的都是不太入流的东西。”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事实就是这样。
这是很可叹息的地方。你要晓得,那些老头,可以说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老头。他们不跟老伴去跳广场舞,不跟隔壁老黄老刘一块搓麻将,他们就是喜欢铺上纸倒上墨,追忆魏晋年代的曲水流觞,黄州赤壁的大江东去。他们这份情感,百分之百地真挚。他们无比虔诚,愿意将一辈子倾注在一件爱好上。
正因如此,他们完全经不住批评和否定。一旦否定成立,他们一辈子的心血都白搭了。那真是太大的挫败了。他们怀抱理想,认为打麻将、跳广场舞是庸俗的,艺术和审美才是晚年生活的支柱。但事实上,搞文艺对于他们来讲,和打麻将、跳广场舞,并没有实质的区别。
(补记:这篇文章写于2014年夏天,现在是2015年夏天,我认为结尾的观点有问题。有误导人的可能性。文章意在说明,艺术作品有高下之分,并不因一个人有多大的热情和笃爱,就会使其艺术价值变得更高。艺术品体现天分、见地、学力各个方面,而热情,只是艺术价值中极小的一部分。但是,对于一个人的生命来讲,热情可能要比天分、见地、学力这些更加重要。是热情让一个人的生活变得充实,变得向上,变得有目标、有方向。孟子说,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成不了天才,是命;但不因成不了天才而放弃追求,则是“尽性”的努力。若说一个人不能成为天才的艺术家,便不应该从事艺术,这又是十分不正确的知见了。艺术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使人向善,向美,这些都很重要,是对生活十分有裨益的。从事艺术的人应当对艺术有热情,只是,过度的热情容易转化为野心,而一旦转化为野心,追求不得,就会失落、沮丧,和挫败。因此,热情和野心之间的界限,虽然茫昧,却不可不深察。此文就其一边理论,自有其偏颇处,望读者细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