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可以保持短暂的精神专注,比如2分钟、5分钟,但超过4个小时的专注,绝对是有百害而无一益。
我和朋友刚拿到驾照时,一起租车自驾。俩人都是拿到本后第一次开车,心里比较忐忑。他说,开车关键是专注,专注,就不会出问题。我说,屁,关键是技术。他开车时全神贯注,我一开口,他忙打断:别影响我开车!他专注了十分钟,手机突然响了,咣当,撞马路牙子上了。小时候,我和爸妈坐夜里的大巴去武汉进货,司机一边开一边栽嘴儿(打瞌睡),我问我爸要不要让司机停下来歇会儿,旁边跟车师傅说,没事,没有比他再稳的司机了。后来我跟车次数多了,发现一个怪现象——越是专注的司机,口碑越差。所谓口碑,不是擅长漂移入库那些花样,而是开了几十年车,从没出过大事故,小事故的概率也低。那些口碑好的司机,都是看起来非常漫不经心,心不在焉的,但人家就是一次事故都不出。
我一开始以为只有司机才这样,后来发现这是普遍现象。我读研时,每周日晚上是固定的研讨时间。同门轮流讲论文,老板什么时候到了,就随便找个椅子坐下。老板平时工作太累,几乎坐下两分钟就要栽嘴儿,等大家讲完,他也醒了。连打几个大哈欠,然后说:张三,你文章最后一个假定有问题;李四,你这的回归要做个稳健性检验;王五,你第三部分是多余的,可以减少一个约束条件……每个人的问题挨个说一遍,没有一个不到位的。同门大惊。你说他专注吗?不专注,这是功力。
后来参加工作,看到领导批文件。领导出差两星期,回来后一大摞文件堆在桌子上,门口一群人等着汇报工作,领导一边批示一边听汇报。你不知道他是在看文件还是在听汇报,手机座机还都响个不停。一个人汇报完,他似乎想都不用想,直接安排处理措施,嘴里安排着你,手里批着另一个文件。专注吗?不专注。这是功力。你要专注,就一辈子不能当领导,只能当打杂的。
会下围棋的都知道,不能对一块棋太专。你专注一块棋,想怎样才能占到最大的便宜,等你占到了,猛然发现对手外面的棋厚成一块铁了。
有个朋友听说我读理学,来找茬。他说,理学讲“主一”,错了,不该专注于一件事。我说你这是望文生义。《朱子语类》说,“无事之时,这心却只是主一。”“主一”和“专注一件事”没有半毛钱关系。心里无事,要“主一”;心里有千百万件事时,还是“主一”。“主一”不是“主一件事”,是心中有一个主宰。如果心中没有主宰,就昏昏昧昧,被万事牵着鼻子走。
禅修里,也忌讳执著。而我们常说的专注,往往指的是执著于一件事情。德加尼亚禅师说,“如果我们用一个强烈的、固着的专注去禅修,而不是去认识烦恼并且善巧地让它们变稀薄——我们可能会创造出任何我们想要的经验!我们可以用强烈的专注创造出一切,甚至创造出涅槃的概念。这就是为什么我对这种专注如此谨慎的原因。它能够创造出它想要的任何东西!”——禅修中,至关重要的是“正念”,而不是“专注”。越专注,越容易创造出妄想。专注是最容易把人引入魔道的罪魁祸首。切不可把“专注”与“正念”混同了。正念是时刻保持觉知,觉知到念头的生起和寂灭。禅修里讲的“精进”,也和精神贯注无关。精进不是强行的、猛烈的精进,那种精进在疲倦时就会松懈下来。精进是从持续的、每时每刻的精进中自然发展起来的觉知。
开头提到的“关键是专注”的朋友,当年复习考研时非常专注,专注到什么程度呢?准考证丢了一星期他都没发现。我从没见过比他更丢三落四的人。丢三落四是专注的必然代价。过分的专注是要误事的,世上的事有千百万件,你一专注,眼里就只看得见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