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孩子的心愿是什么?(1)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作者:石述思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心愿。而且这个心愿往往成为其梦想起飞的最真实DNA。但现实是几乎没有成年人真正在乎。在这个阶层分化、贫富对立严重的社会,寒门子弟在18岁之前只允许有一个心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只要孩子满足家长这个千篇一律的要求,他们就可以获得与之匹配的一切:各种营养品的无限供给,所有家务劳动的免于承担,甚至带有奖励性质的寒暑假去未来的理想归宿——北大清华游览。

在读书这个主渠道之外,总有一些孩子在应试的战车上过早出局,沦为差生,对此,家长们还需要两手准备:有条件的准备银子努力将自己无法在应试中胜出的孩子送到海外,更多的人则需要让孩子掌握一门才艺。

夏天,忙完高考、中考、择校的各年龄段的中国孩子,赢得了难得的喘息机会,在家长的带领下,在为下一次残酷的打拼进行着厉兵秣马。

在地方卫视的综艺节目被安排到夜深人静的时刻后,暑期成了他们扩大收视率的黄金时间——因为孩子们放假了。这些节目宛如社会报考艺校热潮的延伸,借助全民卡拉OK狂欢积聚的草根“麦霸”,向孩子们展示着学业不好另外的关键出路:有才艺才配有梦想。

当下至少有十几档各类歌舞节目在激烈地PK。一夜成名的渴望在一个急功近利的年代,将孩子们的激情瞬间点燃。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处境和自己无比相似的人,在经受了导师和编导的反复折腾后,成为万众追捧、身价倍增的新星。

事实上,这样的角逐比高考还要残酷,还要遵循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成功学逻辑——在一个学会唱歌比掌握知识更易成功的年代,靠才艺崛起更容易获得缺乏起码人文启蒙的孩子们的认同。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本应多元的社会生态便形成了逼仄的二元成才模式:青少年要么成为优秀的考试机器,要么成为歌星舞神。相较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今天的进步还是显著的:除了应试,还有歌舞。

麻烦的是,这个时代稀缺的人才却是创新型的科研人才,是懂市场的企业家,是有人文素养的社会管理者。其稀缺的背后除了社会选拔机制和价值导向的缺陷,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启蒙的失败。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身上都隐藏着独特的禀赋和才华,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和特长。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伟大理念,两千多年后,为了捍卫社会最基本的公平,在高考唯一的准绳下,有教无类异化成无视社会需求的荒诞应试比拼,而因材施教则被学校、家长、社会改造成无视孩子兴趣特长的才艺训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