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代诗歌选释(1)

中西新旧的交汇 作者:黄维樑


一、业余读书乐:陶渊明的《 读山海经 》之一

读山海经( 之一 ) 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连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燕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陶渊明这首诗,是题为《 读山海经 》十三首组诗的第一篇,概述读书之乐。此诗说初夏时树木茂盛,雀鸟有雀鸟栖身之所,诗人也很喜欢他的庐舍。戏用近来的成语,则“草木长”和“树扶疏”是“繁荣”之意;众鸟有托、诗人有庐,而且“欣”之“爱”之,则是“安定”之意。写这首诗时,陶渊明已五十多岁,隐居于田野,躬耕自食。唐代诗人杜甫五十多岁时写的《 秋兴八首 》,一片沉郁悲怆;陶潜这个年纪的心境,则闲适宁静。他耕好了田之后,有时间便读读书。他住在偏僻的巷子里,隔绝了车辆;朋友的车子来到附近,因为不便驶进僻巷,往往掉头而去。去年冬天酿造的酒,经过了春天,可以喝了,于是开心地喝将起来。园子里的蔬菜,摘下来,正新鲜,是下酒的佳品。东方飘来微雨,吹来一阵好风。浏览着《 穆天子传 》和《 山海图 》( 根据《 山海经 》的故事绘制而成 );顷刻之间便遍游了宇宙,这还不快乐吗?

当然快乐!这快乐和十一世纪波斯诗人莪马·卡扬穆( Omar Khayyam )在《 鲁拜集 》( Rubaiyat )中说的差不多:

树荫下放着一卷诗章,

一瓶葡萄美酒,一点干粮,

有你在这荒原中傍我欢歌——

荒原呀,啊,便是天堂!

A Book of Verses underneath the Bough,

A Jug of Wine,a Loaf of Bread — and thou

Beside me singing in the Wilderness ——

Oh,Wilderness were Paradise now!

( 所引英译出自英国十九世纪诗人Edward Fitzgerald手笔,郭沬若据此英译翻成中文,即上面引录的。 )

英国浪漫诗人济慈( John Keats )在一封信中,也表示过类似的向往:“给我书籍、水果、法国酒、好天气,以及一点户外音乐 —— 是由我不知道的人奏出来的。”

酒是陶渊明、卡扬穆、济慈所公认的必需品,水果蔬菜等简单的食物亦然。卡扬穆要诗歌,济慈要户外音乐;陶渊明的诗则提到鸟、微雨和好风。大概鸟、微雨、好风所发出的天籁,也可算是陶渊明的音乐吧。可见音乐也是公认的必需品。济慈所谓“一点户外音乐 ——是由我不知道的人奏出来的”,指的也可能是天籁,然则陶、济二人对卡一人,天籁更胜人籁了。

书、酒、简单食物、音乐( 天籁或人籁 ),四美俱备,构成一幅幅读书乐的图景。中国的谚语有一句:“开卷有益!”英哲培根( Francis Bacon )谓:“阅读使人完美。”( Reading maketh a full man. )除非读的是彻头彻尾诲淫诲盗、没有丝毫社会价值( without any redeeming social value )的“毒物”,否则,读书而且是善读书的人,所得到的好处是说不尽的。

人类文化演进,加上现代科技发达,形形色色、百科千门的书,应有尽有。我们或饕餮狂吞,或反刍细嚼,各适其适。专业的学者,为了研究有成,为了出人头地,面对浩瀚的书海,每每叹息生命有涯,有时会以读书为苦事。要应付层出不穷的新书,书房和心房同样遭遇巨大的压力。古代《 圣经·传道书 》的作者已经慨叹:“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现代印刷品泛滥、过剩,专业读书人的心理负担自然重而又重,最近我就写过一篇题为《 享福的人受苦了——书斋·书灾·书债 》的文章,抒发这种情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