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向儿子发出种种暗示,首先向李治上建言十二章,提出“父在母亡,为母服孝三年”的议题,强调自己作为母亲的身份是至高无上的。
李弘却不买账,他是皇权继承人,在皇权面前血缘关系要退后,他从八岁开始就多次监国,羽翼渐丰足以同母亲抗衡。
他翻出旧账,忽然在宫中“发现”了被母亲幽禁多年的萧淑妃之女义阳、宣城两位公主已经三十出头仍然无法出嫁,便请父皇为两个姐姐择偶。这等于是在天下人面前揭武后的疮疤——你说我当太子不孝,我还说你做皇后的职责有缺呢。
母子矛盾迅速激化,李弘手握太子监国系统,武则天启动北门学士程序;李弘踢走武则天的亲信许敬宗,武则天逼退李弘的左右手赵仁本……终于一根导火线让母子间的关系完全爆掉,再也没有修复的余地。
这根导火线就是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的母亲贺兰夫人和姐姐魏国夫人都同李治有暧昧关系,都死得不明不白、不清不楚。
武则天在娘家做小姐时,母女三人同几个异母兄长矛盾极大,做了皇后的武则天仍不想让这些白眼狼沾光,将他们赶的赶杀的杀,顺带还让自己得个抑制外戚的美名捞政治资本。因此,姐姐贺兰夫人的儿子贺兰敏之便成了武家的继承人,渐渐飞扬跋扈起来。
贺兰敏之有头无脑,自命风流,又把母姐的仇记在武则天的身上,居然色胆包天地引诱了李弘未过门的太子妃杨氏。武则天大怒,只好匆忙给李弘再度婚配裴氏,并将贺兰敏之流放绞杀。
李弘受此羞辱,却将这笔账记在了母亲身上。
李治多年来病症反复发作,又对他母子二人的争斗烦恼无比,看到李弘已经成亲,治国也颇有方略,于是决定禅位给儿子。老于权术的武则天机敏地察觉到自己的处境会因禅让变得被动甚至危险。
多年以后皇位禅让这一幕再次重演:武则天的第四个儿子睿宗李旦因儿子李隆基同太平公主相争不下,便借禅让逃避纷争。历史早已经写下结局,李隆基一登龙位就用皇帝的身份换来绝对胜利,第二年太平公主就因谋反罪被一杯毒酒送上西天。
对于李治禅让皇位的计划,武则天立即采取对策:上元二年四月初夏,高宗和武后再次起程前往合璧宫消暑,太子李弘随行。四月二十五日,李弘“暴卒”于合璧宫。
武则天对儿子的突然死亡表现得极其哀痛。李弘死后被追封为孝敬皇帝,以皇帝的规格为他起了一座“恭陵”,以帝王之礼正式下葬。并以高宗李治的名义向天下发布《孝敬皇帝睿德纪》,对死去的儿子致以极高的评价和哀痛之情。
武则天的悲哀溢于言表,发自内心。
李弘是她最爱的长子,他的降生让她从一个宫女成为昭仪,最终成为皇后。他曾经是她的荣光,她的寄托,她的骄傲。回忆起当年陪李治去洛阳养病,让小李弘第一次监国,八岁的小朋友看不到爹妈就号啕大哭,令她心疼无比,连忙把他接回身边。那个长着红通通苹果脸,万分依赖母亲的可爱儿子竟突然从她的生命里消失了!
她哭得近乎崩溃,她的悲痛如此深切,远胜过做父亲的李治。作为皇帝的李治只看到了妻子的悲伤,怜惜于她的悲伤,但他永远不会知道,她悲伤里的全部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