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学衡派核心人物

他们奠基西南联大 作者:汪龙麟 张仕英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想通过创办刊物来表达自己文化理想者大有人在,但像吴宓那样,几近凭一己之力苦撑一份杂志十余年,并一度聚集大批学界名流,形成一个颇有影响的文化流派——“学衡派”的却并不多见。正因如此,作为国学大师的吴宓与《学衡》杂志的不解之缘才更为令人感佩。

青年时代的吴宓适逢中国文化思潮新旧更迭的动荡时期。“五四”运动前夕,学者胡适发起了中国语文的改革工作,大力提倡新文化、新文学运动,借助于大众报刊和中小学教育的推动,新文化取得了空前成功,很快就遍及全国。

早在清华学校读书期间,吴宓和好友汤用彤等人曾发起成立了一个学术团体——“天人学会”。当时“天人学会”主张砥砺个人道德,服务社会,益国益群,进而达到改良群治的目地,同时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融汇中西的强烈愿望。

1917年,吴宓赴美留学,结识了致力于维护自己的文化理想、反对新文学运动的梅光迪,继而二人共同师从哈佛教授、美国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欧文·白璧德。在新人文主义学说中,白璧德高度肯定东方的历史与传统,特别看重对中国文化在人类未来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白璧德对中国文化的充分肯定和热切期望与吴宓、梅光迪等人尊重传统文化的学术理想十分契合,这让吴宓大为振奋。受此影响,本就对传统文化怀有深厚感情的吴宓开始把自己学术研究的视野定位于传统,定位于东西方的古典文化。基于当时中国学人中普遍存在的“崇西”心理,于是,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学说自然成了吴宓、梅光迪等人有效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抵制新文化运动的最佳理论武器。

1921年,吴宓学成归国,受聘为国立东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重,面对新文学运动一边倒的严峻现实,吴宓、梅光迪等人下定决心,竭尽全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理想,反对新文化、新文学运动。除借助国立东南大学的课程教学扩大影响力外,吴宓、梅光迪等人还决定创办一份刊物,大力宣扬文化传统,抵制新文化、新文学运动对传统文化的侵蚀。于是,在吴宓等人的努力下,1922年,《学衡》杂志正式创办,而围绕《学衡》杂志聚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学术名流,诸如吴宓、梅光迪、刘伯明、柳诒徵、胡先、邵祖平等,这些人积极为《学衡》撰稿,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逐渐成为一个捍卫文化传统、抵制新文化的学术团体,人们称之为“学衡派”。学衡派提倡敬畏和珍视传统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在融汇中西文化的基础上重构新的中华文化。作为《学衡》杂志的总编辑兼干事、学衡派的代表人物,这一时期的吴宓本人相继撰写了《中国的新与旧》《论新文化运动》等论文,大力弘扬古典主义,抨击新体自由诗,建议正确看待中国文化遗产,合理继承传统文化的应有价值,比较集中地表达了学衡派的文化新声。在反抗新文化、新文学的社会思潮中,“学衡派”力求融通中西思想,以尊奉儒家学说、从事国学研究和创作古典诗词等作为反击新文化、新文学的一种斗争手段,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学衡》杂志创办后,举步维艰,而吴宓作为《学衡》的实际主持者,虽然历经重重磨难,但他初衷不改,一直把《学衡》视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人生事业。在内外环境都极为不利的条件下,吴宓几乎是凭一己之力,勉力苦撑十余年。从1922年1月开始至1933年7月结束,《学衡》共出版刊物79期。而随着《学衡》的停刊,作为文化团体的学衡派也渐渐从中国思想文化界消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