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8月产下梁从诫之后,身体亦有好转,休息不久,便难抑心中热情,与梁思成一起去往北平郊区考察。他们去的地方是北平西山北部寿安山南麓。
此处有一卧佛寺。
那日,梁林夫妇入山,老远便总闻回响,似幻听。许是那尊石佛睡得沉实,发出鼾声来相迎。往日里,它只是静默卧在山林深处,寂静无声,不管人世霜风雪雨,不管浮尘石火电光。而今日,这人间有极殊胜的一男一女来此深山探访,连卧佛的心都惊动了。
寺庙住持叫智宽,智宽和尚形容淡静又慈祥。夫妻二人也曾在京郊小游时与智宽和尚结识,时隔半年有余,见到这对佳美夫妻叩门入寺,智宽和尚心里很是欢喜。
当日寿安山热闹,游山的人极多。虽看过去亦成景致,但智宽说,自先师以每年一百元的租金,将寺庙租给基督教青年会之后,山里便总不得清净,而今也成了困扰。倒是林徽因看得深刻些,凡事皆有两面的。也因为这个缘故,至少庙里香火旺些,也让更多人知道了这里。
寺庙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初名“兜率寺”。元代延佑七年扩建,到至顺二年完工,改称“大昭孝寺”,后又改名“洪庆寺”。明代宣德正统年间重修,改称“寿安禅林”。崇祯年间,改称“永安寺”。清代雍正时期,再次重修,并称之为“十方普觉寺”。但因寺中有一座檀木雕刻而成的卧佛,所以常被俗称为“卧佛寺”。
林徽因曾在据此考察后写成的《平郊建筑杂录》一文中如此评说此寺庙建筑特色:
“这种平面布置,在唐宋时代很是平常,敦煌壁画里的伽蓝都是如此布置,在日本各地也有飞鸟平安时代这种的遗例。在北平一带(别处如何未得详究),却只剩这一处唐式平面了。……卧佛寺各部殿宇的立面(外观)和断面(内部结构)却都是清式中极规矩的结构,用不着细讲。”
但在当时,寺庙周围环境的确已遭到破坏,譬如放生池周围的白石栏杆,而今已被拆下叠成台阶,成了游人下池嬉耍的石阶。所以,林徽因又在文章中感慨:“‘保存古物’,在许多人听去当是一句极迂腐的废话。‘这年头!这年头!’每个时代都有些人在没奈何时,喊着这句话出出气。”
从卧佛寺出来之后,二人驱车前往香山之南的法海寺。此寺不大,甚至是极不起眼的,但这座小寺的寺门却令梁林夫妇二人产生了极大兴趣。寺门形状奇特,成圆拱形,门上有小型白塔一座,较为罕见。二人详细考察完毕,方才踏上回程。
路上,途径三座石龛,落在林徽因眼中亦是别有一番趣意。在林徽因心中,建筑当中的一砖一瓦皆是灵动的,禅意的,别有内蕴的。更是一种生命存在,一种美学存在。
用她自己的语言便是:“这些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画意’之外,还使人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所谓“建筑意”,大约就是林徽因认为人们能够感知到的,关于建筑内在的某一些独特的生命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