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表《评〈中国之命运〉》以后,陈伯达不像过去那样接二连三地发表文章。在1944年,他只发表了《人性、个性、党性》《阎锡山批判》《纪念邹韬奋先生》这样几篇并不十分重要的文章。这时,在任弼时主持之下,《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篇重要文献正在作一次又一次的修改,间隔了17年之久(中共“六大”是在1928年7月召开的),中共“七大”也正在紧张地筹备之中。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修改党章报告、军事形势报告,一稿又一稿地进行讨论、修改。陈伯达作为“秀才”参加了一部分工作。当然,只是一部分工作而已——在当时,还轮不上由他主持或执笔。
就是在这个时候,陈伯达的家庭生活也发生了变化。
陈伯达是在1937年9月和妻子诸有仁带着3岁的儿子陈小达来到延安的。
诸有仁来到延安后,担任中央妇女委员会保育院干部子弟小学校长。
不久,诸有仁姐姐诸有伦之子——罗亦农烈士的遗孤罗西北——也被接到延安。
笔者于1991年5月在北京访问了罗西北。据罗西北告诉笔者,父亲罗亦农本来给他取名“罗西伯”。西伯是周朝的圣君文王姬昌。后来,他要前往延安,为了避免麻烦,改名罗西北——一则“西北”与“西伯”音近,二则延安在中国西北。“罗西北”这名字,竟沿用至今。
罗西北出生于1926年底。出生后几个月,母亲诸有伦就赴苏联学习。1928年4月21日,父亲罗亦农牺牲于上海龙华,年仅26岁。同年,母亲诸有伦在莫斯科河划船,不幸船翻落水,抢救无效而死。
罗亦农被捕时,周恩来就曾组织特科设法营救。罗亦农牺牲后,周恩来关心着烈士遗孤罗西北的命运。
经过周恩来多方托人寻找,终于找到了罗西北,随后又通过八路军武汉办事处,设法护送罗西北来到延安。罗西北先是在延安鲁迅小学学习,后来在延安边区中学学习。
周恩来要去苏联医治臂伤,中共中央决定由周恩来带一部分干部子弟、烈士遗孤前往苏联学习。这时,陈伯达决定把5岁的儿子陈小达,也交组织上带往苏联。在他看来,处于战争环境中的延安,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陈伯达和诸有仁都是留苏回来的,深知苏联的物质条件远比延安优裕。
1941年,罗西北也前往苏联学习。
陈伯达与诸有仁的离异,据云是性格不合。又据告,是由陈伯达托李六如出面,找诸有仁谈话,劝其离婚。
这样,陈伯达的第一次婚姻便结束了——诸有仁与陈伯达走过了九年的共同生活。
据上海《现代风》杂志1989年3月出版的B期所载余悸的《叶群与林彪》一文,其中涉及1941年叶群与陈伯达的一段罗曼史(当时陈伯达与诸有仁尚未离异)。这段史实是否准确,不得而知,恐属野史之类。不过,从中透露了叶群与陈伯达早在延安已叙同乡之谊,倒是可信的。
姑且把这一段文字照录于下——未必属实:
叶群,1919年出生于福建福州,原名叶宜敬。她的家虽称不上一流豪门,但也是妻妾、仆人成群的大户。她父亲叶琦是国民党的少将,有三房老婆。第三房小老婆聪明伶俐,会察言观色,善解人意,颇得叶琦的宠爱。叶宜敬便是第三房小老婆所生。
叶宜敬从小就像她妈妈一样,聪明伶俐,是她父母的掌上明珠。她一天天长大,家里关不住了,便送她上了学。
那时,虽然距离五四运动已有八九年了,但这场运动所带来的思潮已冲击着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作为福建省府的福州,自然亦不例外。什么“妇女解放”“个性解放”“自由、平等、博爱”……成了时髦的名词。开始懂事的叶宜敬本性逞强好胜,爱赶时髦,当然不会落伍,高小毕业之后,又远赴北京念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