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的时候,我照例买了他们的明信片,这不是到此一游的纪念,而是一种对主人生活态度的认同。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回来,但是希望小店会一直存在下去,我也相信它会一直存在下去。这种有何不可的生活态度,其实透着都市人对都市生活的思考和看似消极却是积极的无声的抵抗。在台北的两周里,其实遇见了很多“有何不可”。他们静静地,但是决然地过着自己选择的生活,正是这样一个个殊途同归的选择累积成台北的人文气息。他们再次帮我证明了,城市化的标志不是高楼大厦和风驰电掣,城市化的标签要到这些温暖的角落寻找,因为城市化的成熟体现在人的生存状态,人的从容淡定;城市化的方向是人的幸福感而不是物质的堆砌。有河Book,有何不可?给了我温暖,也会给很多人启发和感悟。如果你有一天到台北,欢迎到淡水河边走走,这里有“有河Book”。坐在有河Book,可以问一问自己:“有何不可”呢
小店最重要的是抓住客人的心,赢得客人的认同感。一杯咖啡,一本好书,提供和满足的还只是客人的基本需求,如何抓住客人的心,工夫在诗外。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河Book,有何不可?通过一个打破常规的名字,彰显出性格鲜明的生活态度,一旦客人了解了主人背后的用意和心思,就会大为感慨,认同者会会心一笑,印象永难磨灭。参差咖啡也是,命名时也透着我的倔强,透着我对“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的强烈认同。虽然一开始会引起歧义,被人念错,但一旦明白了名字后面的含义,认同感也会油然而生。
《就想开间小小咖啡馆》里特别提到了开咖啡馆要起个好名字,每一期参差咖啡梦想学校的学员也都会为起个什么名字而热烈讨论。通常他们还会希望我给些意见,这可是犯了大忌的。名字由心而生,一定是你最想表达的东西,我可不敢包办。通常我只会帮忙枪毙一些实在有点不靠谱的名字,坚持希望学员们听从内心的呼唤,如果暂时想不起来,也不要紧,要相信自己,一旦你对未来咖啡馆的想法逐渐成熟,你想要表达的东西逐渐清晰,你对自己和自己想要的东西越来越明确,好名字甚至会在梦中出现的。
现在,参差咖啡梦想学校的毕业生已经有陆续开店的了,就我已经知道的,非常喜欢的名字就有好几个,比如:光阴里咖啡馆,丫头手冲咖啡屋,此时此刻咖啡馆。这些名字可是我在咖啡学校给他们上课的时候没听他们说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