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村社组织的黏结剂:传统礼俗(4)

写在历史的边上 作者:王学泰


第二个原因在于传统礼俗人性化、文明化使之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礼俗的核心是“孝”,孝的观念产生于殷商,甲骨文就有了“孝”字,这与殷人对于鬼神的敬畏有关,逝去的先人已经成神,能够福祸后人,后人自然不敢怠慢,因此殷人的“孝”更多地体现在善事鬼神上。周人与殷人不同,它是个农业民族,农业生产更依仗老人的经验,因此“敬老”就成为周民族的传统。司马迁《史记·周本纪》记载文王为政风格是“笃仁,敬老,慈少”,而且以“西伯善养老”闻名天下,连争着不做国君的孤竹国二老伯夷、叔齐都跑到西伯(周文王)那里养老。在养老、敬老的基础上,孝便成为周礼的重要部分,这在《尚书》《诗经》皆有反映。

“孝慈”常常并称,其实慈是动物本能,是由物种的延续本能决定的;而孝则是文明发展的产物。人们常常爱用“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来宣讲动物尚知养育之恩,来比喻人类应该孝。经动物学家证明,“乌鸦反哺”是个“美丽的误会”,根本没这么一回事,动物长大了,基本都是“翅膀硬了就会远走高飞”;“羊羔跪乳”,只是小羊吃奶的必需的姿势,所谓“跪”表示感恩也只是人类的观念。只要不是群居的动物,幼兽、雏鸟长大之后,有了生存能力大多会脱离父母而去。人类在食物不足的原始时代也有过“弃老阶段”。养老、敬老最后发展为孝是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的。后来孝在华夏民族中得到普及更有赖于儒家推广与弘扬。

值得注意的是儒家把“孝”这种人类的文明情感发展为建立秩序、组织社会和凝聚社会最重要的手段,甚至是解释世界的工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把属于私德领域的“孝”意识形态化了。孔子就把孝看作“为仁之本”,其弟子有子有若发展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直接表明孝是培养良民的。孟子把属于私德领域的“孝悌”(家庭伦常)与已经进入公德范畴的“忠信”(社会伦理)结合在一起,表明“孝”关系着天下的安定,而且从孝能够推衍出对人类的大爱。这不是与墨子的“兼爱”等同了吗?否,孟子曾攻击杨朱、墨子:“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为什么“兼爱”就是“无父”呢?因为兼爱不是从“孝”推衍出来的,而且墨子把“不慈不孝”同等看待,自然是“无父”。战国期间出现的《孝经》更进一步指出“孝”是大自然昭示给人类的最佳秩序的核心:“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孝如日月昭天,江河行地,人类在它面前只有顶礼膜拜,所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在上位者有了孝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提倡“以孝治天下”。孝通过伦理、哲学和政治等手段被放大了,两三千年来成为国家倡导的最高德行。

村社礼俗也是以孝为核心的,这既有统治者的影响,更由于孝在统治者所推行的各种德行之中是最为人性化的,它也是失去劳动力的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因此,民众也是认同“百善孝为先”的。这本书中就有许多章节如“敬天法祖”“生生不已”“娶妇迎亲”“寿终正寝”“三年之丧”等都是以孝为中心立论的,并把由孝亲而延伸出的祭祀视作国人类乎宗教的情怀。它使得人们追求事业有成,不仅能够实现自我,泽及后代,而且能够光宗耀祖。中国传统礼俗,有点接近欧美研究常常谈到的习惯法,它与乡村宗族组织结合起来调整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但它与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利益与情感密切相关,少了些强制,多了点文明。因之在它消失了数十年后,仍然引人怀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