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榆树湾“天后宫”:今芷江县江西街83号
怀化镇“杨家祠堂”
关键词:参加清乡 天后宫 写碑文 上士司书 砍头 全景式白描 人性角度 三个关键人物 改名“从文”
他在那里开始从文,尽管这时的“从文”并非专指写小说作文章。“会写几个字”,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当上了为死刑犯录口供的上士司书,还认识了几个有文化的人,“从文”的名字也是这个时候改的。
一个是内陆最大的妈祖庙,一个是阔大的大户人家的祠堂,开到芷江参加清乡的沈从文所在部队总是驻扎在当地最宽大的公家房子里。弄清楚怀化、芷江一带的地名变迁并不轻而易举。沈从文的回忆只提供了两个地名:榆树湾、怀化镇。榆树湾的天后宫是在现在芷江县的芷江镇上找到的;而怀化镇并非今天的怀化市。
与杨家祠堂消失无存不同,作为历史遗迹的天后宫如今仍然巍峨地屹立在芷江的舞水河畔,理所当然地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对外开放。早就听说宫内至今还保存着一块高大的、碑文由沈从文手书的石碑,进宫寻找,遍寻不得。向宫门内一位收钱卖门票的中年男子打听,方知它已被文物部门收藏在深闺。实物既无缘得见,只能在文本中细细揣摩。六百字的碑文乃墓志铭,是沈从文十八岁时在此任收税员时,受人所托为战死警备队长段治贤而手书。碑文的落款为:邓其鉴撰文,沈从文书丹,沈岳焕篆额。1987年10月12日,黄永玉曾经专程到天后宫拓印了这个碑文手迹。晚年的沈从文还记得当时手书墓碑的情景:“那是趴在地上写的,一连写了好几天,一天写不了几个字。”(凌宇:《刻在碑石上的足迹》)
专为石碑来,石碑却不在家!守门人一定看出了我们的失落,仿佛为安慰我们似的,告诉我们另外一个消息,令我们生出意外的惊喜:沈从文在天后宫驻扎时住的房间还在!那是在主殿一侧的一个小院里,是一个红漆木板的套房,小小的红漆门紧闭,门口没有任何标记。沈从文在自传里曾说当时他们“与清乡司令部一同驻扎在天后宫楼上”,与守门人指点不完全吻合,但那似乎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确在这个古老的妈祖庙里停留过。
沈从文之所以由辰州(沅陵)到沅州(芷江)是因为他所在的第一支队奉命去清乡。芷江是他的长官张学济的家乡。清乡只是手段,目的是通过清乡获取给养,按照沈从文的说法,清乡即就食。他说他们刚刚在天后宫里安顿下来,第二天“各处团总来见司令供办给养”,同时“用绳子缚来四十三个老实乡下人”。当然,那四十三个人很快被砍了头。
当初一听说要去清乡,大家都喜形于色,沈从文也不例外,他把为清乡而下发的一块现洋钱换成铜元,买了三双草鞋,一条面巾,一把名为“黄鳝尾”的小尖刀。拥有这把“刀靶缚了一片绸子,刀鞘是朱红漆就的”的小尖刀是沈从文最感兴奋的,他仿照苗人连长的法子,把刀插在裹腿里。他洋洋得意地去城门边吃汤圆,只为那份单纯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