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失去存在的人们(3)

有时 作者:徐瑾


“没有女人的男性”背后是失去女性,而这种消失事实上也成为一种社会变化的隐喻,“某一天,你突然变成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这一天的到来,有时连一点点迹象都没有,也没有预感与征兆,没有敲门,没有提醒你的咳嗽,而是唐突地造访到你的跟前。一个转角,你知道自己在那里所拥有的东西,但已无法返回。如果一旦拐过弯,那对你来说,就变成了一个只属于你的世界”。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失去女人的男人们的叙述往往是回忆,甚至是过去已久的回忆,这多少也与现实中微妙的男女情况有关,无论强势与否,女人往往提前掌握一段关系的结局,属于先知先觉,而男人往往呈现出一种后知后觉。这或许源自男性社会定义在于理性与逻辑,而将女性定义于感性与融合。

回忆除了提示后知后觉,也暗示了男性的焦虑与无力感。这点可以对比最近一部电影《Her》。离婚的男主人公西奥多寂寞无比,他爱上一个程序萨曼莎,两人在对话中获得最大满足。不过随着情节的发展,萨曼莎也在升级,她最终坦白有8316位人类交互对象,与其中的641位发生了爱情。她认为自己深爱西奥多,而且这种爱不会因为别人而不同,但最终,系统的升级导致她最终离开人类,留下再度陷入寂寞的西奥多。

从某种意义而言,与外在强势成为对比,男性内在往往没有女性丰富,面对打击变化更为滞后,正如作家马尔克斯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更不幸的是,他是个男人,比她更为脆弱”。

总体而言,这种性别概念是过去式的,在面对现代社会转型时候就遭遇各种不适。以此而言,对性别的再定义本来就是对于人性的还原。如果追溯到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爱情观中,人类本来是连体阴阳人,随后分开成为男人女人,导致二者彼此一生不断在寻找失去的另一半。

这种比喻充满灵性,但也意味着日常男性女性的残缺性,而这种不完美性在柏拉图的世界中只有与正确的另一半结合才能弥合。这种模式不乏理想,但缺乏现代性,最终快乐幸福的结尾只是一种概率上的可能,某种程度上无视没有找到另一半以及丢失另一半的过程才是人生的常态与现在进行时。最好的性别是两性合一,这本来就是健全人性的本质。心理学家荣格在分析人的集体无意识时,曾经发现男人的无意识中有女性,女性的无意识中也有男性,二者如果不协调,就会发生碰撞与扭曲,这种纠结在现代社会是常态,指向了现代人的存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