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龙场悟道的知与行(1)

贵知行 作者:贾天兵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两年市面上突然出现了很多反映王阳明生平、学说等内容的书籍。王阳明正从历史中走来。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人文历史的国度,在几千年的人文传承中,立德、立言、立功这“三不朽”一直是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有种说法,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被公认为做到“三不朽”的只有两个半人,两个是孔子和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

王阳明能够取得如此成就,他的思想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曾国藩、谭嗣同、章太炎、梁启超、宋教仁、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人,能够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哲学思想,能够在“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中成为内在的精神力量,能够让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完全是因为他在自己曲折而坎坷的人生中创立了阳明心学,发出了朴素而璀璨的光芒。

所以,谈中国的传统文化,谈500年来的中国和世界,谈中国的文化自信,谈中国梦的实现,谈世界的未来,王阳明以及他的心学都是绕不开的。这一切的根源,都起自他在贵州修文实现的龙场悟道。

如今,人们在修文县的龙岗山上仍然可以看到王阳明当年龙场悟道的阳明洞,这里是世所公认的“良知之源”。那些镌刻在洞内外石壁上大小不等、或楷或草,而又来自不同时期和人物的题咏,正是人们对龙场悟道推崇和敬重的直接体现和最好的明证。

悟道之前的王阳明正如钱穆所言:“阳明是一个多方面有趣味的人,在他内心,充满着一种不可言喻的热烈追求,一毫不放松地往前赶着。他像有一种不可遏抑的自我扩展的理想,憧憬他的内心深处,隐隐地驱策他奋发努力。他似乎是精力过剩,而一时没有找到发泄的出路。他一方极执着,一方又极跳动,遂以形成他早年期的生活。”

是什么让钱穆对王阳明下了如此的断语呢?这还要从王阳明自己的早年轨迹中寻找答案。

王阳明生于1472年(明宪宗成化八年),11岁的时候,他和祖父一起到北京来找他的父亲并在这里进入私塾读书。在12岁那年的一天,王阳明问了塾师这样一个问题:“何为第一等事?”当塾师告诉他“惟读书登第耳”时,他对此进行质疑并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学圣贤耳。”

15岁时,王阳明开始留心边事,“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他一个人骑马出京在居庸关一带考察了一个月左右。在此期间,他曾经路遇两个鞑靼壮汉,王阳明不但没有畏惧,反而拉弓射箭并呐喊着冲了过去,结果把两个鞑靼人吓走了。

王阳明是在17岁那年成婚的,可就在结婚的当天,他信步走进了一个名为铁柱宫的道观,和那里的道士畅谈养生之道并试着与道士对坐,结果竟然忘了回家,第二天早上家人才找到他。

18岁的时候,王阳明在与妻子返回浙江的途中拜访了大儒娄谅,娄谅给他讲了格物之学。这让王阳明更加坚定地认为圣人可学而至并开始接触理学。在学习理学期间,他曾经对着庭院里的竹子“格”了7天,结果非但没有发现蕴藏在其中的道理,反而病倒了。这次经历让王阳明觉得圣贤不是他能做的,所以转而对辞章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后,王阳明又先后深入地钻研了兵法和佛道两家的学说,期间已经出仕的他甚至还一度萌生了出世的想法,最终因为无法放下对亲人的牵挂而作罢。

总之,在早年时期,王阳明是一个狂放不羁却又经常反躬自省的人,他始终激情澎湃,不断地研究不同的学说并下了足够的力气,因而可以说他的天性是理想远大、好学多思、勤于实践、不为世俗所羁绊的。这是悟道之前的王阳明,他呈现出来的是直率和多变的一面。

1506年,王阳明由于上书为因建言获罪的给事中戴铣等人辩护而得罪了当权的宦官刘瑾,结果他先是被廷杖四十并下狱,后来又被贬为贵州龙场驿的驿丞。在这样的处境中,他实现了龙场悟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