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充满了尿臊味,走在人行道上,只得掩鼻而过。街头有种形状奇特的简易厕所,墙腰伸出半面房檐,下面挂着几个站位便池,前设屏风样的矮墙聊以避嫌。虽有遮拦,但使用起来,与当街小便无异。
街边蹲着十几个人,蓬头垢面、衣衫破烂。食物放在什么植物叶子上,他们半蹲着用手抓起来吃,偶尔抬起头来,胆怯的目光游移不定。我怀疑,他们是否属于这个社会?中国也有许多穷人,我探访过黔南的瑶寨,说他们家徒四壁并不过份。
他们是印度教所谓的“贱民”?这个阶层的来历,还得追溯到印度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已有3200多年历史,梵语种姓“瓦尔那”(Varna)原意为“颜色”或“品质”。当年雅利安人征服土著居民,为了保持他们所谓的高贵血统,便以肤色深浅区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随着职业的分化和发展,逐渐形成四种姓。
传说,梵天的儿子摩奴(Manu)创作了《摩奴法典》(Manusm ti),被奉为婆罗门教经典。法典详细规定了种姓制度,梵天的嘴巴化成白色的婆罗门(Brahmins),为祭司,地位最高;双臂化为红色的刹帝利(Kshatriyas),为武士、贵族和王侯;双腿化为黄色的吠舍(Vaishyas),为农耕者、工匠和商人;双脚化为黑色的首陀罗(Sudras),为无地农民、奴隶。
除四种姓,还有一类被排除在种姓之外的“贱民”(Dalit),为不可接触者,从事杂役和苦力,占全国人口总数15%,其中北方(Uttar)邦有四千万“贱民”。其他人严禁触碰“贱民”身体,他们走过的足迹都要清理抚平,甚至连影子都不可以交叠,以免玷污他人。
神秘的天启书《吠陀经》(Veda)里有“原人歌”(Purasa),专门吟唱四种姓的顺序和起源。现今所说的“种姓制度”(Caste)实为葡萄牙语“种族、血缘”转化而来。英国人统治时期,不仅没有改革,反而利用种姓制度推动殖民事业。
秦末造反的陈胜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话如果让印度人听到,肯定会嗤之以鼻。在印度,人还没生下来,其社会地拉和职业就已经被决定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就是印度种姓制度的真实写照。在我们看来臭名昭著的种姓制度,在印度人眼中,只是一种生活理念,即使低种姓或贱民阶层,都会自觉遵守。印度独立后,国会通过了废除种姓制度的议案。
穿过商业街就是红堡,进门是阔大的广场,高城严雉,雄壮威严。对称形式的城楼上密布许多岗亭,正中飘扬着红白绿三色的印度国旗,两边的碉楼也有亭子。这种洋葱状的拱顶,就是莫卧儿建筑的鲜明特色。红堡的墙头,有数不清的洋葱拱顶亭子,上面落满了鸽子和乌鸦,不知道预示着吉祥还是晦气?
统治者总是想尽一切法子让他的臣民俯首贴耳,譬如这红堡的建造,远远看去,就让人气短,不自觉地从胸臆间蹦出一个“小”来,进而在心理上彻底屈服,由此达到其所谓长治久安的目的。然而,这座城堡却是莫卧尔帝国最后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