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嬢嬢是新四军(1)

河山阙:亲历抗战1937-1945 作者:董贻正 薛传钊


说起苏北,当时上海的上层社会是相当鄙视的。当时上海已是“东方大都市”,而上海周边的城市和城镇则显得贫穷落后(所以很多人都跑到上海谋生,那时候苏北三把刀,菜刀、剪刀、剃头刀,反映了苏北人在上海所从事的职业:厨师、裁缝、理发师。这在当时上海是最低层次的几种职业。一个家产万贯的阔小姐却自愿跑到贫瘠之地闹革命,也可见当时人心之相背。

但在当时上层社会看来,小嬢嬢简直是叛逆之极,像所有背叛家庭的革命者一样,他们很难获得家庭的支持和理解。我外婆知道她是死在新四军那里时,还说过“让她去”的气话。

一个腰缠万贯、大户人家的女孩子,是什么动力使她毅然决然地抛弃上海舒适的家庭,到苏北这样贫瘠之地去呢?苏北为什么又有这样大的吸引力呢?这是个谜一样的话题。很遗憾的是,我们再也不能听到小嬢嬢亲自来回答这个问题了。

大舅舅张永生同外婆住一起,也在恒信洋行工作。我二年级考第一名后,他最先送我一套小学生丛书,这也是我第一次得到的礼物。

小舅舅张器咸是外婆最小的孩子,长得也最帅,可以用风流倜傥来形容他。抗战时,他一个人跑到四川一所教会大学读书,但大学没读完,就辍学工作了,也许是他一人在大后方,要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吧。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已经结婚,妻子是成都时的大学同学,生有一女,后来离婚了,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上海又结了婚。

小舅舅是一个公子哥儿,上海所谓的“小K”,就是有钱人家的“少爷”。他开过自行车行,装配自行车,那时候,在上海,有一辆自行车,就不简单了。我在高中时,同班四五十名同学,有自行车的只有二三人。如果做个比喻,开自行车行大体相当于现在开一个好一些品牌的汽车行,可见他是个很时髦的人,而且敢想敢做。敢想敢做的个性跟随了他一辈子。

我上清华时带去的自行车就是他开的店为我装配的,我也因此成了清华校园里为数不多的拥有自行车的学生。这辆车,后来在班上,成了公车,哪位同学要进城,就骑着我的车去。

20世纪20年代末,十里洋场的旧上海风云际会,政治与经济势力也此起彼伏。除了雄踞上海的“帝国主义”者,北洋军阀、革命党、各种帮会势力盘根错节盘踞在上海,甚至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会议地址最初也在上海。上海既是冒险家的天堂,聚集了来自全世界的冒险家,同时也是大浪淘沙之地。28岁的父亲任上海美商恒信洋行兼职营业员,可见父亲应该还是有一定硬功夫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