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连横破纵顺时势 (1)

秦始皇的霸主战略 作者:东雄


纵横家在战国至秦汉之间是一群名声显赫的政治人物,纵横学说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说。战国时的苏秦、张仪这些纵横家对当时的时局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苏秦作为一介书生,能说服各国君王,身佩六国相印,硬是抗住强秦,如果他不能了然天下大势,不能洞晓君王心理,即使具备了渊博的知识,也不能把各种利害关系处理好,形成统一战线。苏秦熟练地把各种力量组合起来,说动了一个个君王,完成了一桩了不起的事业。

苏秦最初以合纵之策到燕国向燕文侯游说:“燕国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易水,方圆二千余里,军队数十万人,战车六百乘,战马六千匹,库藏粟米可用数年。南有碣石、雁门之富饶,北有枣、栗之利,人民就是不种田,光是枣栗也足够食用。这是所谓的天府之国。要论安乐无事、没有覆军杀将危险的国家,恐怕没有哪国能与燕国相比。大王您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燕之所以不被秦兴兵侵犯,是因为赵国在燕国之南作为屏障的缘故。秦国和赵国互相损耗力量,而大王却能保全燕国并在后方制约他们,这是燕之所以不受秦寇的缘故。秦若攻打燕国,要越过云中、九原;路经代、上谷,地跨数千里,就算能够得到燕国的城池,秦也无计可守或加以巩固。秦不能加害于燕,是很明显的。赵国如果现在要攻打燕国,一声令下,不到十天的时间,数十万大军就可以驻军于东垣了,渡呼沱,过易水,四、五天的时间就可以攻至国都了。秦国攻打燕国,是战于千里之外,而赵国攻打燕国,是战于百里之内。不忧百里之患,而偏重于千里之外的危险,没有比这更失策的了。因此,希望大王能与赵亲近,让天下为一,燕国就必然平安无事了。”燕文侯同意了苏秦合纵的建议。

六国都参加了合纵,苏秦任纵约长。他北返赵国向赵王报告游说的结果,赵肃侯封苏秦为武安君。

赵国将六国合纵的约书,投寄秦王,秦国有十五年多的时间不敢发兵侵略函谷关以东的地区。然而“山外青山楼外楼”,就在这时,与苏秦同出一师的张仪开始参政,张仪为秦国设计了“连横”之术。

秦国受六国合纵的制约,兵不敢出函谷关,深以为苦。针对这种情况,张仪一见秦惠王就以连横之术劝说他:“我听说,‘不知而说为不智,知而不说为不忠’。为人臣不忠当处死,说话不当也应处死。虽然如此,我还是愿把我知道的都说出来,由大王定罪。

“赵国联合燕、魏、楚、齐、韩组成合纵联盟,与秦作对,我偷偷发笑。世上有‘三亡’国家,即以乱攻治的亡,以邪攻正的亡,以逆攻顺的亡,这正是指赵国。

“现在秦国赏罚严明,一发出号令,个个都决心死战,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秦国部队数百万,地方数千里,地形险阻。这些其他诸侯都不能相比。秦国本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敌,但秦国霸业不成,是由于谋臣不尽忠的缘故。

“由于秦国失策,六国合纵才能得逞。现在以秦国的实力,完全可以兼并诸侯。大王听我的话,如果合纵不破,赵国不亡,韩国不灭,楚魏不服,齐燕不亲,霸业不成,大王可以杀我,以惩戒那些不为主尽忠的人。”

秦惠王同意张仪的计谋,任张仪为客卿,谋伐诸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