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新一代的群体,生于1960年代、1970年代的人怎么看待89美术大展的这次集结,以及随之而来的分化?1980年代、1990年代的新一批艺术学徒们,关心那政治与艺术纠结的时代大背景吗?一定值得关注吗?忘记历史有什么不好,面临的问题和精神危机全都不一样了。“饿饭时代”和革命时代有其相应的艺术,而一个物质不再匮乏的和平时机,重温历史,感兴趣的兴奋点就不再一样了。
新一代人看老一代艺术工作者们的视角不一样,他们运用的是“观后镜原理”。往后看不是为了温故过去、回到现场,而是向前进。至少他们应该认为,当年参展的那些作品,模仿大师们的痕迹太重了,技术上太粗糙了,青春期的痕迹太严重了。艺术需要往前走。
当年,肖鲁用电话亭创作了装置作品《对话》,并连开两枪。在人们的叙述中,“开枪”、“中国美术馆”、“89美术大展”成为一串叙事的糖葫芦,而“开枪”是最刺激的举措,具有传奇、冲突与戏剧性的效果。
但这是一个被反复利用和误读的叙事主体,无论是肖鲁本人还是开枪这一事件本身。首先,肖鲁开枪的意愿并不是创作计划的一部分,当年她的人生处于灰暗期,是为了藉开枪为个人情感寻找释放的出口。但这一事件被与政治、意识形态、行为艺术挂起了勾,从而完成了艺术史上最大的一件共谋,一个样板被竖立起来了,肖鲁无意间成为艺术英雄与榜样。在历史的缝隙中,一个女性这样出场了。她的辩驳与澄清被淹盖在旁人的话语洪流之中,没人听见她说:“我不是一个艺术家,我是一个走不出情感的人。”
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部分,而对事实忽略不见。这是谎言的艺术。在战场上,走火也是战士,人们是多么希望听到枪声啊,于是枪声就出现了,普通的一枪变声神奇的一枪,个人的一枪变成集体的一枪。其次,在开枪事件的人选上,二十年来也存有纠葛。普遍认为是唐宋和肖鲁两人。一直到近两年,肖鲁从境外回来,发出声音,人们才知道开枪的因由和执者。正是由于肖鲁的沉默和唐宋单方面的阐释,这一事件才被误认了很多年。
89美术大展最重要的遗产之一,就是它提供了源源不断重新解读、反思的具象之物。艺术关注者们可以从中各取所需。它既是一个开端,也是一个结束。其后二十年间,再也没有一次展览,其重要性能超越其上,大部分艺术家和批评家都在享用这笔遗产,而没有创制出更有效的门类与形式。89美术大展留下的另一笔遗产就是,高名潞及其幕后支持者们对艺术的那份热爱,什么都没有,举一己之力,终至事成。为艺术献上一切能力和智力,这是他们一代人的精神财富。我们该继承什么以及如何继承,是借此二十周年需要思索的问题。
中国当代艺术事实上已经置身于危险的境地,与其他文艺门类相比,它的创造力、思想力都不堪一击,只有少数几个艺术家走得很远。当商业的光环褪去时,我们要问,当代艺术还剩下些什么,浮华、名声、小丑远去时,下一个上场的又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