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喜峰口上,嗜血的大刀魂(1)

那个铁血豪情的民国 作者:舒展


万里长城上,山岭逶迤,磅礴的山河冷落着铅灰色的天空,荒凉的大地酝酿着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

这是1931年3月的一天深夜,排山倒海的大雪封锁了长城,冰封了中华大地这条沧桑的蜿蜒命脉。

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飘落在峥嵘的山峰之上,飘落在风干的岩石旁,凝结在枯黄的衰草间,飘进了深夜可怖的冥想中。虽是深夜,但天地之间,却是一片铁青色的灰白,那是大雪交织成的瑰奇画卷,那是生死之间的冰冷疆界。

大雪纷飞中,在天地间那片阴冷的青白色之中,透出一片火焰般的红色,触目惊心的红,燃烧着这片雪国漫漫冰峰。

那红色的海洋,是悬挂在一把把大刀上的鲜艳红缨。

数千把大刀,数千条红缨,数千个血气方刚的年轻战士,伫立在大雪苍茫的天地间,等待着最后的命令。他们同仇敌忾,杀气腾腾。

那些大刀的刀身如同秋水一般纯净、朔风一般锋利。扑扑簌簌的大雪飘落到刀身上,便悉数滑落,刀身如同一个纯净的灵魂,不沾一点儿冰粒。刀把的尾端,连着一个大铁环,铁环上悬挂着那条鲜血浇灌的红缨,红缨上紧紧地拴着主人的赤胆和刀锋的精魂。

战士们口中呼出的热气在年轻而冷峻的面庞上升腾,凝结在眉毛与发梢上,变成了一粒粒晶莹的冰碴。他们庄严而肃穆地站立着,紧紧地盯着前方。

他们的总指挥,他们的灵魂。

一个身形高大、面膛坚毅的军官站在这支队伍的最前方,他面部的肌肉已经被冻得通红,胡须上、睫毛上、眉宇间都蒙上了一层雪碴,但依然难掩他目光中透出的坚毅、火热、精诚,以及冷酷。他就是这场战斗的前敌总指挥——赵登禹。他检阅着面前这支队伍,这是一群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是即将冲上战场与鬼子拼杀、与死神搏斗的壮士。

他们是赵登禹挑选出的、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敢死队”。

“兄弟们,你们是我们二十九军的灵魂,是这场战役胜利的最后希望!你们是我赵登禹挑出来的汉子,我要的是响当当的汉子!我再问你们一遍,这次敢死队杀袭敌营,拼死一战,你们怕不怕?”

“不怕!”几千条汉子同时呼喊出的声浪气壮山河。

赵登禹脸上的肌肉又抽动了数次,他瞪大眼睛扫视着他的队伍,大声喊道:“我再说一遍,这支敢死队,必冒视死如归的决心应战,在家是独子的,回去!身边有兄弟的,老大回去!我要的是没有牵挂、置生死于度外的男子汉!还有不到一个时辰我们就要出发了,你们若是还有顾虑怕死的,赶紧出来!我赵登禹绝不阻拦!别到战场上当贪生怕死的熊鬼!”

队伍像是雕塑一般坚定地伫立着,大刀握在他们手中,凛然地倒映着他们坚毅的身躯、肃穆的面庞。没有人动,没有人低头。

“好!我的好壮士!”赵登禹握紧拳头,有些感动地赞叹道:“不愧是我赵登禹带出的兵!我要的就是这个劲头,就是这个勇气!鬼子装备先进,恶如虎狼;但肉搏战,我们跟他们有一拼!我们整日练习的刀功,就在今晚用它与鬼子决一死战!”

赵登禹大步走到自己的副官面前,与他搬出了一个沉甸甸的大箱子。他掀开箱盖,是一片银光闪闪的大银元!赵登禹走上前去,动情地说:“你们跟了我这么久,眼看就要杀敌死战,我赵登禹无以为报,给你们每人发三块银元,算是我赵登禹的一份心意!”

队伍中响起了嗡嗡的议论声,俄而从人群中响起了几个人大声的呼喊:“命都不要了,要钱干什么?上阵杀敌是我们军人的天职,这钱我们不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