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创造的颁奖词,成为一种独特的文体,不但被各行各业的颁奖文字所模仿,更被中学语文教育者发现其价值,每年作为范例向学生分析创作意图和文字细节……
回首《感动中国》这十年对中国的影响,除了推出一个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影响人们的价值观,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体——颁奖词,如今各行各业的颁奖盛典,都不约而同地设置有宣读颁奖词这个环节。
前面提到过,颁奖词的创意并非是由《感动中国》而生。国际上一般重大奖项发布时,颁奖方总是会公布一些颁奖的理由,简单叙述获奖人的成就。其中,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传诵较广,它基本上是一篇中等规模的文学评论,字数在5000字左右,文字冷静深邃,力求专业,因为一个具国际影响的大奖,总要对观众有个交代,对逝去的诺贝尔有个交代。
梁建增要找的是更简洁更优美的文字风格。这段文字未必能全面概括人的一生,但必须用准确的方式,让这个人一生中的某个亮点更亮,也就是能“让普通人闪闪发光”。
他翻阅了很多颁奖资料,找不到合适的可以作为蓝本的内容,最后还是回到原点。每到年底,新闻评论部都会组织大规模的内部年会,评论部的年会是有自己传统的,因为是内部年会,形式相当放松,充满了评论部同事工作之余的幽默和智慧。年会上要表彰年度十佳新闻记者,为这些记者写下的评价,每年都会给所有人留下深刻印象。而这些评价是不同的人写的,所以总是风格多变,妙语连珠。
梁建增开始重新审视这些记者们为了娱乐自己写下的文字。如果把戏谑、玩笑的成分去掉呢?还剩下什么?为什么这种玩笑之作会给人留下这么深的印象呢?梁建增发现了一个问题:因为是评价同事,所以总是充满了真情,大多数同事们熟知的背景已经略去,因为相互熟悉,这些文字还能看出一个被表扬人的性格、特点和闪光的地方。
如果把这种记者业余时间创造的文体,改造后应用到《感动中国》颁奖中来呢?这可是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成功,就会把一种现实中存在的活泼的文体改造成公共文体,如果不成功呢?不成功大不了退回到一般的颁奖体。梁建增决定一试。
朱波接到一个奇怪的指令。一向不苟言笑的梁主任,为什么会对嬉笑怒骂的年会体文字有兴趣呢?他也开始重新回味每年的年会,并指定编导开始写作。
2002年,接到颁奖词写作任务的是刘波。刘波是个年轻的女编导,吉林大学中文系毕业。1999年进入新闻评论部,主要承担文字和创意方面的工作。这之前一直在吉林市地方报社担任编辑。朱波选择她是有理由的,别看她个子不高,但文字还是相当有水准的。当年她进入新闻评论部,就是朱波看到她写的一篇报道后,认为自己发现了人才。
第一稿写出来,刘波面临的是相当尴尬的评价。朱波首先是全面否定:“写得太臭了,简直就像一坨屎!不行,重新写,全部重新写。”而且只有三天时间。
这是一个让刘波到现在都记得的评价。她当时差点哭出来,委屈得要死。从小到大,哪怕是一篇作文,从来都是会得到表扬,从没有人会对她的文字有这样恶毒的评价。
朱波也记得十年前的这个说法。“事实并不是那样的,”他说,“第一稿其实已经相当不错,只不过我想用另外一种方式,给这个编导增加一些压力。但我应该不会用那么恶毒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