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好声音》的困惑(2)

梦想,不过是个痛快的决定 作者:华少


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每年演唱会不断,观众见多识广,让大家埋单不容易,昂贵的场地费用也让巡演商望而却步。因此,《对战最强音》的全国巡演基本上都定在二线城市。

第一场南京站,在这里要特别表示感谢。演出开始时,天公作美,是一个大晴天,然而不久,一个超级无敌的大霹雳噼里啪啦而来,大雨滂沱。那是一个深秋的日子,风大雨急,再加上体育场那类似盆地的地理特点,我们算是找到了当年杨白劳的真实感受——饥寒交迫啊(一般我们上场前都不吃东西,饱吹饿唱嘛。而且,因为是频道的工作,我们都是没有实际演出收入的)!但是南京的观众情绪非常高,长达四个多小时的表演,居然有近1/5的观众留到了最后,而他们穿的一次性雨衣根本挡不住雨。当我说完结束语,学员们再次演唱《我相信》的时候,我套用了一句大俗话:我分不清脸上的是雨水还是泪水。哭了,我忍不住了!当时我在舞台上给大家跪下了,算是对衣食父母的感谢。在当时,我真的找不到更好的方式了。这份情,小的永远铭记。在职业生涯里有这样一幕,是我的光荣。谢谢南京。

当然,这也算是开了个很有意义的头。在杭州办的时候,去听演唱会的人不多不少,气氛不冷不热,这样的局面就有点儿尴尬了,大家强撑着,好不容易熬过去。当时就有人提出,这种演唱会的模式是否正确,但计划和档期都已排定,总不能随便调整,只得硬着头皮往下做,期待能“翻身”。

然而接下来的几场依旧不理想,尤其是长沙站。其实长沙那场原本是要取消的,毕竟临近春节,不论南方北方,户外都难以久留,而且大家的心思差不多都在回家探亲、置办年货上,谁会有那么大的热情去听演唱会呢?在这个时间段做室外演唱会,实在是下下策。可是调整已经来不及了,通告已经发布,不做的话怕被观众们批。这种两难的处境很令人郁闷。

不仅时间上来不及调整,地点也无法更换。室内场的成本太高,能容纳的人又不多。“好声音”学员一行人,加上乐队、舞美、策划等一大帮人,要是没有个大点儿的场地,容不下更多的人来埋单,就是在赔钱赚吆喝。

于是,演唱会还是定在长沙的六万人体育场。

春节前后是气温最低的时候,而且是室外场,就这样在所有问题都无法回避的情况下开始卖票。开个玩笑,借用郭德纲的话说:哟嗬!今天来的人还不少。其实,那天一共到场3000多人。

长沙的失败终于让节目方下定决心:停唱。于是,成都、大连的活动通通取消。

2012年的《对战最强音》巡回演出一共制作了12场,除了首站南京之外,就只有深圳那场火爆得出乎意料。偌大的现场爆满不说,气氛也十分热烈,演唱中掀起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那场是所有巡演中唯一票卖光、人坐满的一场,很有纪念意义。但那确实是仅有的一场。

可以看出,《中国好声音》和《对战最强音》这两种产品,虽然是一脉相承,但产品形态的兼容性值得深思。如果把话题说深点儿,这里面实际上存在着中国电视行业长期存在的症结:过度消费。尽管商业赞助和广告活动给我们的节目制作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为制作出高水平的节目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商家和电视台对于节目产品的过度消费,是在伤害节目本身。

对于一个节目的品牌打造而言,这么做并不是在提升它的公众形象,相反,将会使它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很快就变得模糊。无限美好之后就是过目即忘,到最后,我们还会剩下些什么?同样的问题我常常在问自己,华少本身也是产品,这个产品能够卖多久呢?还有多少人打开电视看见他时会多停留一会儿呢?唉,自己卖自己的生意真是不好做,你懂的!

话又说回来,《对战最强音》是浙江卫视第一次尝试电视节目走下银屏,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是从这次尝试中得到了经验。正如我一直所说的:经验,是一个男人一生最宝贵的,对于一个节目也是一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