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曹姑娘出嫁了(3)

美好永远得来不易 作者:周卫平 澹台瑞芳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要经历这样的时刻,只不过我们身处在不同的时空和地域罢了。越是盛大的婚礼,越容易让人们形成了一种错觉,这样做不是为着展现幸福,而是为着旁人的眼光而显得幸福罢了。所以,山里的一切就显得特别珍贵,特别纯净,乡村的浪漫、秀丽与天真,使得曹姑娘的婚礼,透着一股子简单、干净的气息。

新郎家的人此时全部都到院子口迎接曹姑娘。喜堂门口挂着彩,几个乐队里的人穿着红色的喜服,坐在门口等着“命令”——他们把大鼓和唢呐撂在一边,铜喇叭夹在两膝中间。正在此时,围坐在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原来曹姑娘和新郎已经步入新房中开始了行礼。

新房中,大大的红色的喜毯早就铺好。只听负责主持这次的婚礼的道公李承旺,仰头高声喊道:

一拜祖宗众圣;

二拜父母之恩;

三拜三男四女;

四拜四季平安;

五拜五音六晋;

六拜六路同行;

七拜七姐团员;

八拜八百年间;

九拜九路同行;

十拜夫妻两性为婚;

拜了席被千岁万年,夫妻两性变成鸳鸯一对。

掌声和道公洪亮而有力量的声音交融在一起,新娘和新郎在众人的注视下屋内行礼,屋外亲人乡亲争先恐后地围观,唢呐声声。

美好的祝福献给新人,在瑶族这里有着非凡的意义。因此总有一些被赋予了“幸福”含义的信物出现在他们的婚礼上,雍仲和巴扎图案是当地最常用在婚礼上的吉祥标志,——雍仲表示永远不变,巴扎表示爱之结,期盼新人们的爱亘古不变。

瑶族的婚礼按照习俗一般要举行三天。吃饭以及通宵达旦的唱歌跳舞是很多婚礼上的重要部分。像城里人一样,众亲友围坐在一个个饭桌旁,推杯换盏,笑意盈盈。婚礼从一个仪式变成一个汇聚亲朋的地方。

瑶族本身是一个善歌舞的民族,他们所秉持的音乐、舞蹈起源于远古的劳动与宗教。他们的舞蹈著名者如长鼓舞、铜鼓舞,是祭祀盘王、密洛陀的大型舞蹈。民间盛行的舞蹈还有狮舞、草龙舞、花棍舞、上香舞、求师舞、三元舞、祖公舞、功曹舞、藤拐舞等数十种。

这样的舞蹈并不随时都可以拿出来“展示”。就在曹姑娘举办婚礼的时候,村子里的道公有些郁闷。因为听说有领导要来他们的村里,县里和乡里的干部来动员他表演舞蹈,而道公进退两难。

道公坐在竹藤编制的椅子上,抽着竹筒里吸出的烟锁眉沉思。

“道公,祭祀的仪式要请你表演一下嘛!”

“不能表演,不能随便表演,会被阴间的师傅惩罚。要到清明节,七月半过年的日子才能搞。”

道公这里所说的祭祀仪式,指的是瑶族敬奉盘王的习俗,这味习俗可以说产生的渊源甚早。晋干宝《搜神记》中已有“用糁杂鱼肉,叩槽而号,以祭瓠父”的记载。相沿至今仍未绝迹。就像旧时的瑶族,家家供奉盘王,片肉醇酒,必享王而后食。各地的社庙香火终年不断,请神驱邪活动也非常之频繁。这种祭祀仪式常由师公、道公主持。其中舞蹈称师公舞、道公舞,细目甚多,且因地而异。

道公依旧被劝说着,当听到“现在思想都解放了,什么时候表演祭祀活动都可以这样的说法”,他说:“做不得,这是老祖宗的规矩。”

“规矩也可以改革呀?”

“改革要对得起我们的祖先。”

“思想解放也不行呀?”

“无论怎么解放,这个规矩不能解放。表演真的不能随便做,会遭报应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