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黑箱操作与网络围观(2)

中国有多特殊 作者:刘擎


民主没有什么标准模式,也应当根据具体国情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形式(因此,议会制、多党制与竞争性选举只是可争议的选项)。但任何具有真实意义的民主政体都需要对人民负责,那么公权力的使用就要接受民众的问责。而问责必然要求基本的政治公开化与透明性。2010年3月,四川省白庙乡在网上公布政府开支的举措引起异常热烈的反响。由此可见,公开化和透明性并不是什么“外来的理念”,而是中国民众的自主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内在原则。

自古以来,人类的所有政治制度都需要一小部分人为公共事务做出判断和决定。在这个意义上,任何政治都是“精英政治”。但这个共同点绝不意味着所有政治形态都无从区别。现代民主拒绝恶意的“密室政治”。政治当然总是有必要的机密,但机密的必要性必须出于国家与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公权谋私利,却以“保密”为借口,是一种恶意的密室政治,在本质上是对人民主权的背叛。民主政体接受精英政治,但前提是政治精英胸怀“天下为公”的精神。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再度重申:“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网络围观”作为一种政治参与方式,正是中国民众的一种创造性实践。人民大众将执政党反复承诺的原则当谨记,公权力的使用越来越难以避开公众监督的视野。于是有人感叹,如今官员是一种“高风险职业”。说对了,而且在网络围观的时代更是如此。当然,总有一些人试图将互联网改造成“互不联网”,也总有些“深刻的”知识分子将网民的围观鄙薄为“大众窥视癖”。怀有那种一知半解的傲慢,或许会察觉事务的复杂性,却完全无从辨别轻重与主次。从分散偶发的事件到一个反复出现的结构形态,从消费式的娱乐宣泄到更为理性负责、更有建设性的公共表达,网络围观正在发展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参与方式,也正在敲响黑箱操作的丧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