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为张艾嘉(2)

等待香港:永远的香港人 作者:林奕华


要在香港取得“大众”的认同以至欢心,我认为有一点非常重要:这个人的出身最好是中下阶层,即“草根”。香港最受落的明星偶像中,可以说没一个不是类同的背景,近年的例外可能只有陈奕迅。然而他的高官父亲的贪污案件,又可能替他重新“拉近”了大众与他的距离——有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金钱诱惑的面前,原来还是“平等”的。大众除了因为子不应承父过的原因同情陈奕迅的处境,这桩事件多少也会淡化了一直以来他那留学英国,会唱意大利歌剧的“番书仔”形象,让他稍稍变得地道香港人一点。

香港的演艺圈虽然不至于是香港社会的真实写照——你甚少会在港产片以至电视剧中看见“中产阶级”的生活状况——但是,你却可以说它是个不折不扣的反映:这社会其实没有“中产阶层”。表面上有着中产收入的香港人,当中许多的价值观念仍然是由草根的心态来操控。所以,香港电影人纵使对晋身荷里活有着再多的幻想,他们暂时都只能充当荷里活制度的工具,例如在技术上协助,而不是自成一派,如鱼得水。美国是以中产阶级为支柱的国家,如果不能摸透他们的中产心理,香港人(中国人)只能拿他们的钱来拍他们想看的电影——永远的动作片、武侠片。

作为一颗明星(或偶像),张艾嘉是很中产的——甚至有点贵族的味道。我可以想象喜欢她或愿意认识她的人,有部分是被她的“中产女性”气质所吸引。环顾港台演艺圈,这份气质没多少人有,但换了在法国,我马上想到伊莎贝尔·于佩尔(Isabel Huppert),在荷里活有黛安·姬顿(Diane Keaton),英国呢,爱玛·汤姆逊(Emma Thomson)虽不贴切,不过也有局部神似之处,或是最近因演了《月历女郎》而让人对她的喜剧细胞刮目相看的海伦·米伦(Helen Mirren),也是成熟与智慧兼备的典范。法国、美国、英国的新一代不会不知道上述名字,香港年轻人却在张艾嘉的名字前支支吾吾,这可是整个社会走向全盘草根化的现象之一?而内地年轻人对张的崇拜,又会不会是对中产品位的向往的反映?

2004年3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