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耶路撒冷:“哀恸有时,跳舞有时。”(11)

为你,耶路撒冷 作者:【美】拉莱·科林斯 【法】多米尼克·拉皮埃尔


直到11月29日,星期六下午,第一批代表团开始进入他们临时搭好的投票厅进行投票时,这个问题仍悬而未决。早在第一辆运送代表团的黑色豪华轿车驶入这幢曾经的大溜冰场时,唱着歌的、喧闹的人群就站立在大街两旁,挥舞着犹太复国主义的旗帜和标语牌。

慢慢地,为代表团保留的300个座位开始有人入座。沙特阿拉伯的国家首脑埃米尔·费萨尔·伊本·阿卜杜勒·艾尔-阿齐兹(Emil Faisal ibn Abd al-Aziz)穿着黑色和金黄色相间的长袍,神态庄严,引导阿拉伯代表团就座。会议厅十分拥挤,犹太代办处的几位代表只好挤在新闻记者席观察会议进程。尊贵的科学家查伊姆·魏兹曼没有出现在队伍中。魏兹曼做了25年犹太复国主义的政治家,是主要的谈判能手,曾经促成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他全部的生命旅程,就是为了这一刻的到来。可是,当三个年轻同事到他的宾馆包间里喊他时,他情绪太过激动以至于不能离开。他紧紧抓住门,靠在上面开始啜泣。

开场仪式很简短。现在各代表团的立场广为人知,几个月的争论最后将人们带到了这个星期六的下午。

英国的亚历山大·卡多甘爵士(Sir Alexander Cadogan)神情孤傲、凛然,一副淡定的样子。十天前,他字斟句酌地阐述了英国的政策。英国将听任巴勒斯坦随时做出自决。联合国大会不必寻求英国政府的协助,制定任何尚未得到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接受的计划,同样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不过只有英国自己明白——卡多甘的声明清楚地表明,对于巴勒斯坦事务,英国洗手不干了。从那以后,英王政府对争议的唯一贡献就是为一份委员会的报告加上一个句号。

5点刚过,大会主席、巴西人奥斯瓦尔德·阿兰哈(Oswald Aranha)敲响槌子,制止最后一位发言人,向他面前的人们庄严宣布,现在就巴勒斯坦分治的建议开始投票。摩西·夏里特从观察员席的座位上站了起来,全神贯注地看着那些即将为他的民族历史做出最重要的投票决定的沉默的人。他第一百次默数他的票数,不敢想象失败的代价,他明白,正如他向大会警告的那样,他的人民“决不接受任何让他们屈服于多数阿拉伯人的企图”。

距观察员席不远,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代表贾玛尔·侯赛尼(Jamal Husseini)也在等待开始投票。几分钟前,在代表团前厅,他重申过去数周来一再重复的威胁:如果联大投票分治,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将在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下,在英国离开之后立刻向这一决定宣战。

助手在阿兰哈面前放了一只投票箱。票箱里有56张纸片,每张纸片写着大厅里代表国家的名字。阿兰哈伸出手,慢慢从箱子里取出纸片,计票由此开始。他展开纸片,向他面前的人们看了一眼。

“危地马拉。”他宣布。

话音刚落,全场一片寂静,甚至记者席也鸦雀无声。有一瞬间,300名代表、观察员、新闻记者都感到了敬畏,他们意识到,在这个时刻即将做出重大庄严的决定。

危地马拉代表站起来。与此同时,从观察员席上,一声尖厉的希伯来语的呼喊打破了会议厅的寂静:“Ana Ad Hoshiya,主啊,拯救我们吧!”这是饱受岁月沧桑和痛苦的人发出的呼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