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下馆子

东榔头 作者:杨葵


现在几乎天天在饭馆吃饭,稀松平常。甚至饭馆都懒得去,打电话到饭馆叫外卖。日常生活与饭馆的亲密程度,像早起刷牙洗脸一样。可是早些年,去饭馆吃顿饭,虽不算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也绝非如此自然,你听用的语句都非同寻常,特别响亮:下馆子!潜台词是:吃香的喝辣的。

不过当年物资匮乏,吃食简陋,所谓吃香喝辣,不过就是花生米就二锅头。尽管前者真香,后者也真辣,可惜今天看来着实没什么好神气的。

近来天气不好,易伤怀,常会回想一些莫名其妙、大而无当的往事,比如这辈子到底走过多少城市,睡过多少张床,以及去过多少家饭馆呢?随便一想,不靠谱的小知情怀便如老房子着火,可笑得很。倒是一些回忆的边角余料,现实感强,不妨说说。

比如说,催菜。

赶上个生意兴隆的饭馆,顾客多点儿,服务员少点儿,常会上菜拖沓。这会儿你需要催菜。

顾客( 愤怒地 ):小姐,我们还有个红烧茄子,怎还没上来呀?

服务员( 万分歉意地 ):哦对不起,您稍等,我去帮您催一下。[ 急下。 ]

可惜的是,照一般经验看,这么个催法不管用,您和服务员的这番对话至少重复三遍以后,那几根茄子兴许还没摘呢。

老练的食客逢上这种情况,会这么催——

顾客( 心平气和地 ):小姐,劳驾,我们要了一个红烧茄子,您帮退了吧,吃不下了。

服务员( 万分歉意地 ):哦对不起,我去看看,要是做了就不好退了。[ 急下。 ]

别看对话语句只有些微差异,效果天壤之别。后一种催法,往往半分钟内,红烧茄子就现身眼前,同时伴有服务员饱含歉意的补充说明:不好意思,已经做了。

再比如,值班鱼。

生活好了,嘴也刁了,吃鱼讲究吃活物。可是生活好了,生意也做得刁了,馆子里出现了“值班鱼”。按规矩,点好的活鱼,要呈上饭桌一阅,顾客见其活蹦乱跳后给予首肯,方可下厨。有些不法经营者,养鱼方法不当,活鱼存货没那么多,于是挑一条蹦跶得最欢的,甭管呈往哪桌,都是它了。确实很有坚守岗位的值班风范。

对付这种情况的办法只有一条:跟着进厨房。否则生鱼煮成熟菜,您再抗议,都是鸡同鸭讲。店家本就存心不良,生就一口咬定没有丝毫欺骗行为,您还真得吞下这口气。不过,这也实在属于万不得已的下策。好不容易“下馆子”了,还得进厨房,那还不如在家自己做呢。

现实中很多事叫人哭笑不得,下馆子下出这些叫人哭笑不得的经验,也很正常。当下馆子本身已经变得毫无新鲜感,自然就会将注意力转向他处,比如饭馆装修的舒适、菜肴烹制的奇特、常驻顾客中美女的比例等等,就是所说的文化啦。既是文化,总是鱼龙混杂,喜忧参半。我在这里说说下馆子文化大潮中夹带的泥沙,也算谈文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