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民国风华 作者:黎遂


明月音乐会于1920年成立,父亲正式开始音乐创作也在这一年。这一年,他除了创作在86年后被“通缉”的《老虎叫门》,还写了《三个小宝宝》等歌舞表演曲及略具儿童歌舞剧雏形的《麻雀与小孩》。

父亲认识到了儿童歌舞剧对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他在《麻雀与小孩》的卷首语中说:“1学国语最好从唱歌入手;2学校中各科的教材,有许多可以采入歌剧里去;3儿童的模仿本能十分发达,习演歌剧可以借此训练儿童一种美的语言、动作与姿势,也可以养成儿童守秩序与尊重艺术的好习惯;4一切布景和化妆都要儿童们亲自出力,因此除了能采入手工、图画等作业以外,还可以锻炼他们思想清楚、处事敏捷的才能;5学校演歌剧对于社会教育也有裨益,可以使民众渐生尊重一切艺术的心情。”基于以上考虑,父亲较为全面地继承和发扬了“学堂乐歌”的音乐传统,歌词都有口语化的特点,旋律简洁明快、富于儿童特性。如《麻雀与小孩》的歌词是:

小麻雀呀,小麻雀呀,

你的母亲,哪儿去啦?

我的母亲飞去打食,

还没回头,饿得真难受。

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是你的小朋友,

我家有许多小青豆,

我家有许多小虫肉,

你要吃吃喝喝和我一同走,

我的小麻雀。

我的好朋友,

走吧走吧走吧走吧走!

《麻雀与小孩》是中国第一部儿童歌舞剧,或说是新歌剧,该剧广泛上演,1922年在《小朋友》周刊上发表,流行了五十多年。

为了使作品能够流传广泛,父亲广泛地吸收中国各地的戏曲、民歌及民间器乐曲的曲牌等音调与曲体结构素材。如在《麻雀与小孩》中他就借用了市井小调《苏武牧羊》、《银绞丝》与民间传统曲牌《大开门》等音调。这些努力,使父亲“五四”时期在儿童音乐创作方面获得了卓越的成就,无愧是新音乐运动中“儿童歌舞剧”形式的奠基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