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见证西域青铜文明的奴拉赛铜矿遗址(1)

诗意尼勒克 作者:鹏鸣


春秋时期,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哀鸿遍野,百姓流离失所。

战争不相信眼泪!

战争不同情弱者!

战争的本质是杀戮和掠夺!

人类社会奉行的是丛林潜规则——弱肉强食,小诸侯国纷纷被强大的诸侯国侵略吞并。

同处一个历史时期的西域,尤其是伊犁河谷流域,相对而言较为平静。这里并非蛮古洪荒之地,塞种人放牧游猎,采矿冶炼,繁衍生息。

这个神秘的族群,很早就掌握了高超的炼铜技术。塞种人墓中出土的做工精美、造型迥异的青铜器包括:青铜武士像、三足铜釜、四兽足铜盘、铜刀、对兽铜项圈、喇叭状高足承兽铜盘……

距今2500余年的尼勒克奴拉赛古铜矿遗址,足以见证西域的青铜文明。

2013年夏初的尼勒克,风光优美,气候宜人。

在当地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们驱车前往距县城3公里的喀什河畔一条名叫奴拉赛的山谷,奴拉赛古铜矿遗址就位于这条山谷里。

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沟谷,矿脉顺沟谷展布。

深山里2500余年前的洞穴,深邃幽暗,对于喜欢探险和读盗墓小说的年轻人来说,足够惊险刺激。

尽管2001年尼勒克奴拉赛古铜矿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它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正因为“不出名”,才让奴拉赛古铜矿遗址多年来保持着它的原始形态,散发着神秘气息。

下车后,我们迫不及待地想一睹奴拉赛古铜矿遗址的真容,穿越时空遐想古塞种人在晴天朗日下开采和冶炼的壮观繁忙场景。

目前已发现十余处地下采矿竖井洞口,每个井口大约一米见方。由于年代久远,洞口都已坍塌,并被碎石、沙砾和草丛所覆盖。仅存的两处竖井洞口井深达20多米,宽约5米,井壁陡峭且异常漆黑,陡峭的矿壁上横空支撑有许多水平原木,分为上、中、下三层。最上层尚存十余根原木,原木两端分别楔入矿壁内,更多的原木已塌折,与大量矿石、采矿、砸矿用的石器工具、泥土混杂在一起,成了厚达4—5米的堆积层。

从这些竖井洞口的情况来看,这些采矿竖井在地下是相互连通的,形成了网状采矿巷道,从而构成了规模较大、开采时间较长、保存比较完整的古铜矿采矿遗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