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军以雷霆万钧、摧枯拉朽之势瓦解了腐朽没落的清政府。
1912年元月,以杨缵绪、冯特民、李辅黄为首的革命党人在伊犁策动起义成功,成立新伊大都督府,宣告清朝在伊犁统治结束。20多天后,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大清朝宣告彻底覆灭。
中华民国成立后,袁世凯任命杨增新为新疆都督。杨增新采用以柔克刚的“和平谈判”手段,取消了伊犁临时革命政府,以新疆都督兼行伊犁将军事;其后,他多次派兵击败俄国白匪,平息乱事,保全了阿尔泰。在国家领土主权问题上,杨增新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新疆在他统治时期未受到严重的侵略。
1928年,杨增新通电拥护南京国民政府,宣布易帜归附,就任新疆省政府主席一职。同年7月7日他被政敌刺杀身亡。继任者金树仁和盛世才在新疆实行封建割据式的独裁统治,制度多变,局势动荡。
1944年9月,在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三个地区以及其他一些地区,爆发了一场由多民族群众参加的起义。民族军打到了玛纳斯河西,与国民党军队对峙,时称“三区革命”。
这场革命的导火索是尼勒克人点燃的。
1943年,国民党政府发布命令,要求新疆各族人民捐献战马一万匹,交不出马的,则以高出市场价格一倍的马价交纳现金。巩哈县(今尼勒克)分配的名额是军马200匹。这种强征暴掠的行径激起各族民众的强烈反抗。是年8月,巩哈县牧民艾克拜尔、色依提、库尔班等人成立加哈乌拉斯台游击队,在山区伏击了催交军马、缉拿逃犯的县警察大队,击毙警察十余名,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加哈乌拉斯台游击队声名大振,很快发展到200余人,拥有枪支60多杆。
1943年10月,加哈乌拉斯台游击队在数千名群众协助下,攻克巩哈县城,拉开了三区革命的序幕。
经过一年多的浴血奋战,起义军以伊犁、塔城、阿尔泰三区为根据地,建立了各级政权机构和武装力量——民族军和游击队,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各种斗争,这场斗争一直坚持到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尼勒克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篇章。
站在尼勒克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追昔抚今,塞种人、大月氏、乌孙、突厥、柔然、蒙古、维吾尔、哈萨克等众多游牧民族都曾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如烟的往事和阿肯冬不拉琴弦上的颂歌,大有“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感慨。
尼勒克是伊犁河谷风光秀美、草场肥沃的宝地,是一颗熠熠生辉的耀眼明珠。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
不到伊犁不知新疆有多美!
不到尼勒克不知伊犁美在哪里!
尼勒克县地处新疆西部中天山西段,伊犁地区东北部,距伊宁市113公里;东经国道217线至独山子,距乌鲁木齐516公里;西南与巩留县隔河相望,东南与新源县毗邻,东与和静县为界,北与精河县为界。
全县东西长243公里、南北宽70公里,总面积1.03万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为18.69万人,由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汉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满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东乡族、壮族、撒拉族、藏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等24个民族组成。
喀什河、巩乃斯河自东向西,像母亲两条柔软修长的双臂,将尼勒克揽入怀中,日夜不停地轻轻拍抚着。俯瞰尼勒克,像是一片细长的柳叶,又像是一只开屏的孔雀。因四周高山环绕,峡谷遍布,尼勒克经常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在伊犁地区乃至尼勒克县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尽管200多年来蒙古族不再是伊犁的主体民族,但伊犁大多数重要的地名,都是用蒙古语命名的。譬如尼勒克的蒙古语意思是婴儿、新生命。
婴儿就是希望!
婴儿就是明天和未来!
婴儿就是最幸福和美好的愿景!
这是个多么生动形象有寓意的名字啊,寄托着蒙古人和后世人对生活的热望,以及他们建设梦想家园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