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提到,越南是一个小中国,但实际上,从政治上来讲,缅甸更像一个小中国。它的中原地区是以缅族人为主的几个省份,位于伊洛瓦底江平原之上,而在平原之外的山地地区,则居住着大量的少数民族,就像中国的汉人居住在中原,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居住在周边一样。缅甸的少数民族都拥有着辉煌的过去,不管是孟人还是掸人,都拥有着光荣的反抗传统。缅甸的制度就是一个中央帝国制度的翻版,充满了矛盾,又被铆接在一起。政治改革掺和着经济改革,独裁与稳定,民主与民粹,使得它的现实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
抛开政治,即便从语言上讲,中南半岛各国之间的差别也相当惊人。
越南语、占婆语、高棉语、泰语、缅语来源几乎都不相同,只有老挝人所持的语言属于泰语的一个分支,以至于在中南半岛旅行时,语言问题始终无法避免。
在第一天进入越南的火车上,我向一位漂亮的越南姑娘学习了越南语的数字说法,“嗼、嗨、叭、嘣、喃、哨、呗、哒、噤”(1、2、3、4、5、6、7、8、9)。根据我的经验,你可以不会一个国家的语言,但是你必须学会一个国家的数字。
到了芽庄(Nha Trang)的时候,证明我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一天,我和一位路上认识的朋友在菜市场购买水果。我们指着香蕉用英语问道:“多少钱?”
买香蕉的妇女看出我们是外国人,但出于习惯还是用越南语轻声地说了一句“嗼唉喃”,接着开始拿手中的钞票,她拿出了两万五千越盾,指了指香蕉,意思是两万五千盾一公斤。
“可是你刚才说,嗼唉喃,对吗?”我用英语问道。我掏出笔写了个一万五,又指了指香蕉。
妇女没有想到我能听懂数字,她显得有些尴尬,害羞地笑着点了点头。于是我们花了一万五就买到了香蕉。
当然,这并不是说越南人喜欢欺诈,实际上,中国的小贩们看见了外国人(或者陌生人)也喜欢抬一点价钱,其他地方也一样。
事后,我们再到这位妇女那儿买水果,她总是讨好般地多给我们一点儿,内心似乎还充满了内疚。
然而,当我从越南到达柬埔寨的时候,却发现这招用不上了。柬埔寨作为旅游国家,有许多人都会英语,而在不会英语的偏僻地区,当地人淳朴得不会虚报价格,以至于我学的数字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
到了泰国,更加用不着学习数字了。这里的英语普及率也很高,我甚至还能遇到许多说汉语的人。泰国人的好客与热情也让人印象深刻。中国有一些背包客在这里甚至可以不花一分车费游遍泰国,原因在于泰国人虽然收入不见得比中国人高,但由于土地私有,许多人在乡间拥有自己的土地和房屋,他们并不渴望大城市生活,而是会买一辆小汽车,自由自在,再有多余的钱就习惯于做一些布施。这些人开着车在路上时,碰到背包客总是乐于免费搭载,丝毫不去算得失。
只有到了缅甸,才感觉又回到了越南,有学数字的必要。在这里不仅要学习怎么说数字,还要学习怎么认识数字。缅甸用来表示数字的符号并非阿拉伯数字,而是特殊的符号。比如,数字“3”在缅文中像一个朝左的小螃蟹爪子,“4”则像一个向右的螃蟹爪,于是,我每次向非缅甸的朋友介绍缅甸的43路公交车时,总是告诉他,车的前面画了一对螃蟹爪,你只要看见了,准错不了!
另外,几个国家的交通规则也是不一样的。在越南和柬埔寨,车辆都是左驾右行的大陆规则,到了泰国则变成了右驾左行的英美规则。在柬埔寨和泰国之间的界桥上,行人先是右行,走到中间后就必须换到左边去。更为神奇的是缅甸,它综合了两种规则的不便利,驾驶员在右侧,行驶也是在右侧,据说这是缅甸当局为了抹去殖民地的痕迹,一夜之间下令改变的规则。至于到了老挝,就等于没有规则了,各种车辆行驶规则和道路规则都会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