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更加了解占婆的文化,那么岘港的占婆博物馆是必去的选择。越南中部的大城市岘港在会安北面约30公里处。
这个法国殖民地时期建立的博物馆也紧紧地与一位法国人的名字联系在了一起,这个人叫亨利·帕门铁尔(Henri Parmentier)。当占婆的文物从各地层出不穷出现的时候,法国人开始意识到,到了需要研究和保护这些文物的时候了。
帕门铁尔是研究占婆文物的先驱之一,在他和同僚的努力下,占婆文化的最核心区域显露了出来。历史上占婆最辉煌时,正定都于美山附近的东阳(Dong Duong)和查乔(Tra Kieu)。
东阳在美山以南20公里左右,查乔在美山以东30公里左右,连同美山一起,这片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的地区成了考古工作主要发掘的地区。
在这些发掘中,帕门铁尔发现了大量的文物,除了将一部分送到了巴黎之外,大部分的石雕都成为越南当地法国人的私人藏品。面对这种情况,帕门铁尔开始考虑如何保存这些文明记忆。他和朋友们奔走呼吁,建议法国政府成立一座博物馆,以当地法国人捐献的文物为基础,向公众开放。
帕门铁尔呼吁了17年才得到了回应。1915年,法国政府拨款1.1万盾,开始建立占婆博物馆。1.1万盾的钞票现在只值半美元,但在当时却是一大笔财富,足以建造一座美丽的花园式建筑。
即便到现在,占婆博物馆最精华的藏品仍然来自于当年法国人的捐献。最重要的莫过于从美山、东阳和查乔三个遗址中发掘出的石雕。
一提起印度教的石雕工艺,人们头脑中的印象首先是:它的装饰风格很强,显得较为笨拙和古朴,写实性不如西方古典雕塑。的确,占婆博物馆中的造像,大部分仍然表现出了这样的特征:现实中不存在的神兽,身上布满了花纹,后蹄双双离地,仿佛在狂欢一般;滑稽的鸟嘴怪兽扎着弓步正准备推出双掌,如同要打降龙十八掌……
但是有几件藏品上却又反映出强烈的写实化倾向。我在一座湿婆像的跟前驻足良久,如果有人说,这座石像来自于希腊世界的某个部分,也不会有人怀疑。也许希腊人的影响通过亚历山大的军队传到了中亚,再传入了印度,并最终由印度人带到了这个亚洲的边缘地带。
由于战争,东阳的神庙早已不复存在,但在占婆博物馆里却保留下了神庙最精华的部分,高高在上的国王、神态各异的神祇,给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思索着当年神庙的雄伟壮观。
这里还展出了一尊美山遗址中发现的象神甘尼许,圆滑的刀工勾勒出憨态可掬的象神形象,让人过目难忘。
在这里,才会感觉到当年占婆王国的呼吸,从不拘小节的刀法看出占城人的爽朗和豪气,属于商人阶层的占城人比农业民族更加放任和自由,可是,从大量的神像中又看出了他们的虔敬,这个属于大海的民族当把生命托付给海洋的时候,已经体会到了自然神们的喜怒无常和随心所欲。
但这个自由和虔诚的国家却最终消失在了迷雾之后,以至于除了这个小小的博物馆,已经很难找到另一个地方能体会占婆的社会全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