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民愤群起,百姓们忍无可忍,放了一把火,将丹阳的教堂付之一炬。熊熊的大火,染红了一片天空,也染红了洋人们的双眼。百姓们觉得大快人心,恨不能拍手称好,然而,洋人们却怒不可遏,他们立即同查文清交涉,要他即刻处置肇事者。就连清政府也传来了旨意,要求查文清即刻将肇事者枭首。
洋人的霸道行径,查文清早已不忿。要他为了保住自己头上的乌纱帽而违背自己的良心,将分明是受害者的百姓交出去,他断然是做不到的!于是两难之下,查文清毅然做出了一个选择。他决定,辞官回家,自己承担起这起事故,为的就是能够保住丹阳的百姓们。查文清为丹阳百姓做的好事当然不止这一桩。实际上,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都说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一个知县只要不苛捐重税,百姓们便已心满意足,像查文清这样的清廉且爱民如子的官员,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所以才有了查文清去世之后,丹阳的百姓们纷纷自发为他送行,悲伤哀泣,不能自已。
查文清辞官回乡之后,他效仿祖辈一般隐居乡林,他坚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信念,孜孜不倦,亲自编纂了多达几百卷的《海宁査氏诗钞》。
查文清的为人,对年幼的金庸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后来,成名之后的金庸,曾亲口对旁人说:“我的祖父是一个真正的文人,真正的官员,一般来说,做好一个官员很难,因为这需要学会用手段,搞政治本身就是搞手段;做好一个文人也很难,文人需要标榜自己的品质,要像一张无所隐瞒的白纸。而我的祖父查文清先生却在这两方面都做得很好,在做官上,他始终有对老百姓的爱,在做文人上,他始终不离对生活的爱,情趣与理想在他身上很好地结合了起来,所以我的祖父是一个真正的‘自知者’。”
在海宁的査家,小小的金庸时常能见到一位特殊的长工,那位长工名叫丁二,左腿有残疾,走路不快,然而他为人却十分谦和,一张沟壑纵横的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的悲伤。这种特质,吸引了自幼“好侠”的金庸,于是,两人渐渐交好。金庸也得知了他的过往。
那是一段凄凉的往事,宛如鲜艳的血色。在年月里渐渐斑驳了痕迹,拂开蛛网尘埃,依旧冷厉。就算是李莫愁的血掌印,也不过如是。丁二原本是丹阳人氏,那年,他是个勤快老实的年轻人,努力,肯干,虽然清贫,家中却有慈爱的老母,生活得清苦,却满足。他还有一位倾心相爱着的恋人,名叫杨清,生得极美,身段也好,如同杨柳曼妙多姿。小伙子的心里,默默地为两人计划着将来,他打算,至多再攒半年的钱,就把心爱的姑娘娶回家,到时候,夫妻俩一心一意将日子好好过起来,过得红红火火的,若能再有几个孩子来承欢膝下,便不知有多少美妙。
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丁二憧憬着前方的一片光明之时,横祸却突如其来,他的命运,从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当地的财主王桌无意中见到了杨清,顿时为她的美貌所惊艳,不顾杨清和她父母的意愿,要强行纳她为妾室。于是,在一个鬼魅的暗夜,王桌派来的家丁破门而入,强掳走了杨清。丁二自然无法看着心上人被强行带走,他奋力反抗,却被强盗们活生生地打断了左腿,剧痛之下,他昏厥了过去。丁二再度醒来,已是在三天之后。
眼前一片黑暗,伸手不见五指,唯有滴滴答答的水声,沿着墙壁,冰冷滑落,落在地上时,迸裂一声声心碎。他伸手去触摸,只摸到了一片湿冷的青苔,以及更加冰冷坚硬的东西——这时,月光冷冷地从墙缝中渗透进来,他终于看清,那是一排排铁栅栏,他被关在了监狱之中。他是聪明人,一想便得知,自然是王桌从中动了手脚,将自己诬陷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