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建筑之“负”与建筑之“恶” 4

书到用时 作者:叶辉


建筑之“恶”的根源他指出建筑物有许多负面因素:其一是体积庞大,愈大愈招摇,愈大愈碍眼;其二是物质的消耗,体积愈大,消耗物质愈多,而地球资源却日趋枯竭;其三是建筑物的不可逆改性,一旦完成,寿命比人长得多,它坚固的外表仿佛在嘲笑人类短暂而脆弱的生命。或者可以从经济的角度看建筑,从中理解建筑之“恶”的根源。20 世纪是“建筑的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后,到处都是废墟重建,建筑受到两种政策鼓励:其一是美国式住屋抵押贷款政策,亦即长期(10 年、20 年、30 年)供楼政策;其二是凯恩斯(John MaynardKeynes)提倡的政府财政行为,即欧洲各国政府积极建造的公共集体房屋。两种政策都在中国香港先后实施,结果证明住屋抵押贷款政策比较有活力,成为重要产业,而公共房屋政策则有助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隈研吾指出,私人住宅这个东西是来自美国,那是为了配合整体经济发展,其实购买房子是梦想,建设者却只是提供固定样式,那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很不平等。他对私人住宅的批判,是因为它不够人性,不够亲和。

其实,更大的灾难在于贪婪的市场,本来由联邦房屋管理局(FHA)监管的房屋,经由房利(Fannie Mae)与房贷美(FreddicMac)包装成次按产品,终于泡沫爆破,迄今仍是困扰着全球经济的一大危机。私人住宅的按揭和公共房屋这两种政策,都在世界各地先后实施,而且就某种程度而言,是经济得以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柱。以中国香港为例,尽管数十年来经历了多次高峰与低谷,然而此刻回望,总体结果证明了住屋抵押贷款政策比较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活力,成为中国香港最重要的产业之一,而公共房屋政策则有助于社会稳定,从而为经济发展打造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然而,房屋之成为中国香港的主要产业,在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其实也处处暗藏危机。

隈研吾对两种房屋政策有此看法:“由于房屋易得,租金低廉,所以很难唤起欧洲人积极投身工作的热情。要想真正提高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并促进消费,就必须采取其他措施,如实行强制性产休制度等。”

“美国的住屋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们为了偿还住房贷款,开始像奴隶般辛劳工作,不仅如此,背负住房贷款的人在政治上也明显地表露出保守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政治的稳定。”

隈研吾撰写《负建筑》的时候,美国不是没有次按危机,只是房价正处于上升轨道,为住房做次按,让“房屋的奴隶”有钱可花,无疑有助于刺激消费,而且次按被包装成高息、高评级、低风险的债务抵押证券,继而售予全球的金融机构——这就是宋鸿兵的《货币战争》的核心理念:谁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掌握了世界;这个逻辑也可应用于目下的“次按风暴”,债务抵押证券令全球金融机构损手烂脚,倒是隈研吾所始料不及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