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中关村的一个大门口,左边挂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牌子,右边挂着“中国力学学会”的牌子,这里就是钱学森回国之后第一个工作单位,他是第一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也是第一任中国力学学会会长。
关于钱学森创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他的加州理工学院同事弗兰克·E.马勃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建所50周年时,这样论及钱学森创建力学所理念的来源:
为了追寻钱学森创建力学所理念的来源,我们得回顾一下历史。在庆贺钱学森诞辰九十周年的研讨会上我说过,上世纪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初,钱学森在冯·卡门直接指导下工作,我称之为是他做“学徒”的阶段。正是在这一时期,钱学森逐渐确立了关于力学研究的观点。那么,人们要问,冯·卡门的观点又是如何形成的?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毫无疑问,这发生在19世纪末,当时冯·卡门在哥廷根大学从教。他有机会与当时的“科学大家”、应用数学的发明人克莱恩(Geheimrat Felix Klein)和纯粹数学的巨匠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切磋讨论。克莱恩强烈主张数学与实际工程要结合起来,并认为,所有伟大的数学家都知道应如何运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而这种观点又是希尔伯特和其他数学家所反对的。为了确保自己的这种想法能够实施,克莱恩在哥廷根大学设立了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讲座职位。
在哥廷根大学从教的这段时间内,克莱恩的观点对冯·卡门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成为他后来在亚琛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致力于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动力源泉。正当冯·卡门在美国大力宣传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观点的时候,钱学森来到了加州理工学院,成为了冯·卡门的“学徒”。可以说,在建立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时候,钱学森所秉持的也正是这种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的观点。
步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大门之后,可以看见一幢红白相间的五层大楼,那就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办公楼,是在钱学森担任所长的时候兴建的。当年,钱学森就是在这幢楼三楼的所长办公室上班。
走进大楼,看到门厅两侧的墙上挂着“力学研究所院士风貌”照片,总共有24位院士。一个研究所先后拥有24名院士,足见这个研究所科研实力的强大。内中,既有钱学森、郭永怀的照片,也有钱伟长的照片。当年,钱伟长曾经担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郭永怀是继钱学森归国之后回国的。
1955年10月,钱学森在回国之前,给郭永怀和李佩写了一封信,希望郭永怀跟他一起回去。当时,郭永怀正好答应了威廉姆·西尔斯要做一项研究工作,要等一年才能完成,所以郭永怀给钱学森去信说,你们先回去,我和李佩明年一定回来。
1956年2月2日钱学森致信郭永怀,希望他“快来,快来”:
永怀兄:
接到你的信,每次都说归期在即,听了令人高兴。
我们现在为力学忙,已经把你的大名向科学院管理处“挂了号”,自然是到力学所来,快来,快来!
计算机可以带来,如果要纳税,力学所可以代办。电冰箱也可带。北京夏天还是要冰箱,而现在冰块有不够的情形。
老兄回来,还是可以做气动力学工作,我们的需要绝不比您那面差,带书的时候可以估计在内。多带书!这里俄文书多、好,而又廉价,只不过我看不懂,苦极!
请兄多带几个人回来,这里的工作,不论在目标、内容和条件方面都是世界先进水平。这里才是真正科学工作者的乐园!另纸书名,请兄转大理石托他买,我改日再和他通信。
此致
敬礼!嫂夫人均此!
钱学森
上
2月2日
我们有人出席世界力学会议(比国九月)。
这里提到的“比国”,即比利时。
信中所说托“大理石”买书一事,是请他们的好友Frank Marble办。“marble”一词意思是“大理石”。钱学森在信中不说英文“Marble”,而说中文“大理石”,有不给Marble引起意外麻烦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