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孔夫子在当下中国的命运(1)

示众 作者:钱理群


作为“心灵鸡汤”的孔夫子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论语》,一时形成狂潮。此事引起了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纷纷讨论所谓“于丹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知识界、学界的反应。有著名学者公开表示支持和赞赏,认为“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讲生活快乐,安贫乐道,普及了《论语》(等经典),使国人有了类似《圣经》、佛经和其它宗教读物一样的东西”(《南方周末》2007年3月22日)。更有许多学者持“宽容”态度,认为儒学的普及与通俗化也自有意义。但也有尖锐的批评,主要是指其对孔子思想的曲解和常识性错误,其中“十博士”的申讨,更是引人注目。

随着讨论的深入,就有人指出:“于丹的要害不在知识,而在思想”(吴迪:《笑谈于丹》,《中国方域》,2007年2 期)。也就是说,于丹通过她对《论语》的讲解,要向中国的普通观众、读者普及什么样的思想、观念,而这样的思想灌输在当下中国的现实中,又会起到什么作用?这才是关键所在。

于是,就注意到了于丹对《论语》的一个总体性的理解和评介:“说白了,《论语》就是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这大概也是她的《〈论语〉心得》的主旨所在。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于丹要通过经她解读的《论语》提供给中国老百姓的“心灵鸡汤”。

她要宣扬什么样的快乐观、幸福观呢?于丹说:我们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并由此告诫人们:“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如一位批评者所说:“这就当然与社会的公正与否无关”,“与政府的清明与腐败无关”,“只要多向内看‘心灵’,不要看外界太多”,为柴米油盐的缺少而忧心的弱势群体,就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了(李木生:《往哪里去?!》,《书屋》,2007年5 期)。可惜,于丹的幸福说教并不为中国老百姓所接受,据零点公司调查,“54。6%的城镇居民和66。4%的农村居民将贫穷列为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有学者指出,“国民幸福总值由六类要素——政治自由,经济机会,社会机会,安全保障,文化价值观,环境保护构成”(转引自吴迪:《笑谈于丹》),所有这些更带根本性的,本应由政府承担、提供的幸福指标,现在都被于丹一句“与内心相连”轻而易举地消解了。中国政府真要感谢于丹了。

还有,她要劝说人们怎样去“适应”她所说的“日常秩序”,找到怎样的“个人坐标”呢?于丹说:“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怎样改变?于丹说,一要“学会克制”,“该放下时且放下”,二是切切不可抱怨:“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其实,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要“苛责内心”,“把很多可以宣泄出去的怨气,苛责都压在了自己的心里”,“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就可以做“孔子席前一个安静的学生”,“平静应对”现实一切社会不公和处世艰难,那就是真正的“良民”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