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深圳那次,她隐瞒了大学生身份,应聘去一家生产电插线板的工厂做了一个月,认识了很多流水线上的女工,年纪都比她还小,人都很好很单纯。刚进厂前几天,手生,完成不了任务量,很多女孩围过来帮手。工厂加班多,从早上六点工作到晚上十点,她认为并不太累。她发现有个小姑娘的工资条上每月都比别人多发二百块。她问为什么,小姑娘很平静地说自己的工种有污染,可能损害健康。才加二百块,就做接触有毒物质的工作,她说。
在插线板厂做到就快开学了,黄菊结束了“潜伏”,或许她真有做记者的天赋。
像去年的同学晏恒瑶一样,黄菊也跟我说她家乡的美:真是可以盖别墅啊,现在的人家新起房子,都是学城里人做出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
我和她都说,一定要保住乡村的房子和土地,那才是她的根。
几天后,有和黄菊同班的同学听说黄菊来过我家,有点认真地说:黄菊是我们班上最沉默的人,她能对你说,一定是信任你。
3.爱同类
很久都没法儿忘掉黄菊的话:从小就没得到过爱,可现在就要付出爱了。
中国乡村留守儿童的官方公布数字是5800万,这其中能够靠悬梁刺股考上大学的当然是少数。而根据2012年4月16日《南方都市报》刊发文章的统计:城市子女考入重点大学的机会是农村子女的3.1倍,在一般本科学校的录取率也是农村子女的1.4倍。越是声望地位高的大学,农村子女越难进。我每天面对的学生中,留守儿童的比例相当高,从2010年起,我避免在学生中搞数据调查,这涉及他们的自尊。有些人在作业里很直接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下面是五段作业的摘抄: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便外出打工了,因此我的童年是辗转于亲戚家度过的,说实话,寄人篱下的感觉并不怎么好受??
我出生在非常贫困的家庭,姐妹多,所以从小便被送到离家千余里远的四川,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六岁的时候,妈妈把我接回了家,当时心里除了对外公外婆的思念,便是对“家”的恐惧了??
如果我没有赡养爸爸的义务只要养活我自己就够了,我宁愿做一个农民,或不经意之间,发现我养的猪是双眼皮,多神奇啊。
希望爸爸过得好一点,现在他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家,一想我就很难过,我还希望以后我可以挣到钱,给他买一堆衣服??神啊,我想做一个高大的男人!(王注:女生)
一个人的成长,除了生理的体格发育成熟外,也包括心灵人格发展成熟,能够不怕别人的打击批判,能够自我肯定,人格独立,自主无私,不求回报地爱别人,这样坚强的成长力量从何而来?我们身体成长力量由物质资源提供而来,心灵的成长力量则由感情资源得来,我们需要被充分地爱,长大后才能够有力量去爱别人??这社会太过冷漠,太过残酷,太令人伤感,这社会需要反省,“仁者”存在,却不“爱人”。
留守乡村的孩子们读书的12年,比城里孩子多了另一种残酷,很少被父母爱。小动物本该由它们的上一代孕育并紧紧相随学习生存的基本技能和伦理。他们该被“拉扯大”,而不是独自长大,这甚至超越了道义责任,限度低到不过是遵循动物本能,每个生命都该享用领受这份关爱后才逐渐独立,成为一个成熟的新生命。而今天很多学生的童年记忆里,对父母的印象缺失,勉强把他们带大的是隔代的老人。黄雀母子间嘴对嘴的哺乳之情没有了,他们的幼时记忆里掠过的多是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