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在芜、宁、沪敌后行军时,因为日军的飞机每天有三四十次飞行侦察,粟裕就采取昼伏夜行办法。日间部队隐伏于田野草丛,夜间则不论风雨夜夜行军。沿途找向导带路,每走30里换一个。作家丘东平和工作组一路贴布告,散传单,写大字标语。粟裕则每到一地,总是首先部署部队的宿营与警戒,派出便衣侦察小组侦察敌情,了解敌人军事部署、行动企图和政治情况,以及地形。还找当地有名望的人士、村长、商人、农民谈话,了解情况。
此时江南日军已沿京沪铁路和京杭国道构筑据点,全面控制江南。日军气焰嚣张,肆无忌惮,到处野蛮屠杀,疯狂掳掠,奸淫妇女,焚烧村镇。水阳、乌溪、黄池、亭头、青山、护家墩、薛镇、小丹阳、溧水、句容、天王寺、白兔镇等地方都遭到日军蹂躏,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粟裕所到之处,抓紧揭发日军的罪行,宣传解释抗战国策,肃清汉奸敌探,摧毁日军建立的维持会,惩处其维持会的头目,又寻找那些隐姓埋名、隐居他乡的政府人员,帮助恢复国民政府的地方政权。
粟裕几乎天天都把部队行动和侦察得到的情况发电报告新四军军部,最后又动笔写了一份综合报告,派专人送回皖南。
在这份报告里,粟裕分析了江南敌我优劣的对比:日军占领上海、杭州、南京、芜湖等战略要地后,气焰嚣张,一方面争得日本全国的支持,另一方面日军对中国人民的疯狂烧杀沉重打击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日军得以在江南各地建立了初级的伪政权。在兵器和军事技术上日军也占据了全面的优势。我新四军所处的劣势表现在江南人民抗战情绪低落,地方政权瘫痪,江南人民对本地存在的抗战势力即游击队不仅不支持反而恨之入骨甚至武装对抗,在兵器与技术更不能与日军相比。江南的地形对日军的空军、机械化部队和骑兵有利,对我军则不利。敌我两方对比,日军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全面占优。但我方劣势是暂时的。中国抗战得到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同情和援助,新四军此次出动是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在友军配合下进行的,不仅出师有名,而且在国际上也是得到同情的。江南人民饱受日军凌辱和坏游击队的祸害,他们渴望一种新的、有力的反日力量进入江南,新四军的进入适应了社会民众的需求。在军事方面,日军将江南主力北调进攻徐州,留守的只有很少的较弱的兵力,而且日军骄奢轻敌,疏于戒备。
粟裕最后得出结论:新四军可以在江南敌占区开辟游击战场,配合中国主力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6月3日,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副书记兼一支队司令陈毅率领一支队沿着先遣支队开辟的路线抵达溧阳竹箦桥。粟裕闻讯又向陈毅作了当面汇报。陈毅根据粟裕提供的情报展开部署,开始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粟裕则率先遣支队东渡秦淮河,越过京杭国道,到夏家边、土桥、上峰、新塘、金家边等地实施侦察,他一面用“西米司令”名义出示布告,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广泛发动群众,一面寻找机会打击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