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首战韦岗,威震江南寒敌胆
1938年夏,粟裕和先遣支队在苏南每天看到的,都是日军铁蹄下民众苦难的泪水,每天听到的都是苍生痛苦的呻吟。“大地失去了牧童和他的歌声,五月的花不再飘香,一种国破家亡的仇恨在水乡里弥漫回荡。”先遣支队上上下下早已按捺不住,纷纷向粟裕请战。
粟裕说:“仗是一定要打的,一定要打好。首战必胜,这是关系共产党、新四军的威望,关系到能否鼓舞江南人民抗战信心的大事。必须做好群众工作,查明敌情,摸清敌人的活动规律,选择有利地形,做好一切战斗准备,这样才能保证初战的胜利。”
粟裕挂起地图,默默地在图前伫立,一站就是半小时:日军士兵骄傲蛮横,肆无忌惮,三五成群的士兵(甚至有士兵武器都不带)竟敢到远离其据点十里八里的村庄撒野。要煞一煞日军的嚣张气焰,给老百姓壮壮胆子,就得用武力说话,就得找个时机找个地方狠狠敲他一家伙。在哪儿会会他们,怎么敲他们呢?
粟裕先派出侦察员侦察敌情,于是,40多个侦察员换上便衣,在江南大地上散开,四处寻找适合打击敌人的地点。侦察员邹志成跑了三四天,回来报告粟裕:“听老乡说,鬼子有几台汽车,常在镇江和南京之间跑。”
粟裕将目光放到作战地图上镇江和南京之间,琢磨了很久,然后看着下蜀附近的韦岗。韦岗离南京不远,距镇江更近,位于镇江西南15公里。那里是丘陵和小山地,地形相对复杂,是打伏击较理想的地方。
但他对侦察情况不太满意,让侦察参谋张铚秀和邹志成再次侦察。邹志成化装成一名放学回家的中学生,到韦岗将日军汽车来往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句容公路每天有五六十辆日军车辆通过,以上午8点到9点和午后4点前后最多。
邹志成说:“韦岗地形好,可以打埋伏,公路两边有小山包,都是阔叶树,在公路上看不到山上的部队,利于部队掩护。韦岗山头向北可以看到镇江城外的石马庙,向南可以看到句容城。”
粟裕问邹志成:“公路有多长,能埋伏多少兵力?”邹志成说:“我没有下过公路,要知道能摆多少部队,我可以再去一次。”
于是侦察排出动进行第三次侦察。等他们一回来,粟裕直接问邹志成能摆多少兵力。邹志成说摆上三个连没有问题。又说附近有个小村子,部队夜里进入,不会惊动老百姓。向南还有两条老百姓放羊、砍柴的小路,一条通上党,一条通白兔,战斗结束后我们可以经这两条小路撤出。
听了邹志诚的回答,粟裕决定就在韦岗伏击鬼子车队。决心一下,粟裕又折断一根火柴棍,在地图上一段一段地量出韦岗到南京和镇江的距离,计算出日军增援部队赶到的最快时间。
6月11日午后,粟裕收到军部发来的电报,电报转达第三战区司令官顾祝同的命令:“着该军派兵一部,挺进于南京、镇江间破坏铁道,以阻京沪之敌,务于三日内完成任务,否则严厉处分,并将敌情随进具报。等因奉此,着该员即率先遣队及一支队各一部(共四个连),并电台一架,即由现地出发,务于三日内达到镇江、龙潭间完成破坏该段铁道之任务,并将战况及敌情随时具报。此令。”
同时接到电报的一支队司令陈毅立即让二团长刘培善在全团选调80名作风顽强、有战斗经验的战士组成临时战斗连,任命童炎生担任连长,程祥元担任指导员,调给粟裕指挥。参加破路行动的还有新四军军部巡视团成员陈茂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