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一日:见岱云颇惜光阴而自责余玩世不振
晨醒,贪睡晏起,一无所为,可耻。饭后,读《易》仅两页,竺虔来,久谈。接九弟信,喜已到省,而一路千辛万苦,读之深为骇悸。又接郭云仙信并诗,两信各一二千字,读之又读,兄弟友朋之情,一时凑集。未正出门,为办公礼事,拜客三家,归。饭后,岱云来,谈至三更,说话太多,神倦,心颇有骄气。斗筲之量,真可丑也。岱云每日功夫甚多而严,可谓惜分阴者,予则玩世不振。客去后,念每日昏锢,由于多吃烟,因立毁折烟袋,誓永不再吃烟,如再食言,明神殛之!继去年戒烟成功而后,曾国藩在与倭仁持续的文字游戏之间,忽然之间想干一点正事,于是宣布第二次戒烟。
这一次,曾国藩可是认真的,他甚至发了毒誓:誓永不再吃烟,如再食言,神明殛之!
像往常一样,一旦曾国藩认了真,倭仁就困惑了,因为他没办法理解曾国藩,所以也就无从批示。因此这又是一篇没有领导批示的日记。
次日的日记,领导还是不知道如何批示:十月二十二日,家父教余保身三要及交友三道
早起,读《萃卦》,心颇入,总有浮气。饭后,读《升卦》,未毕。走宴同甫处拜寿,便拜黎樾乔前辈,渠今日请客,因被留住谈诗。又是说话太多,举止亦绝无瑟间之意。灯后归,接家信,大人教以保身三要:曰节欲、节劳、节饮食。又言凡人交友,只见得友不是而我是,所以今日管鲍,明日秦越,谓我与小珊有隙,是尽人欢竭人忠之过,宜速改过。走小珊处,当面自认不是。又云使气亦非保身体之道。小子读之悚然。小子一喜一怒,劳逸疴痒,无刻不萦于大人之怀也。若不敬身,其禽兽矣。仍读《易》数刻,记昨日、今日事。翻阅杜诗,涉猎无所得。正所谓知子莫如父,这世上,最了解曾国藩的,就是父亲曾麟书。在给儿子的家书中,父亲着重提醒了儿子,他是如何的优秀,如何的与众不同。
曾麟书的信中写道:普通人之间发生矛盾,是因为这些人总是认为自己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所以老觉得自己处处受委屈,所以要闹出矛盾来。但是儿子曾国藩,与老乡郑敦谨、郑小珊发生激烈的争吵,情况却不是这样。
曾国藩之所以与朋友发生矛盾,是因为他太过于上心,所谓尽人欢竭人忠是也。就是事事处处以对方为中心,生怕对方有一点不满意,但你越是这样做,对方就越是不满。因为这种不平等的朋友关系,会扭曲朋友之间正常的感情,会导致朋友将对你的索求视为理所应当,并且索求越来越多,直到这种索求突破你的能力极限,这时候关系就要破裂了。最终你付出了许多,却只落得个被朋友破口大骂,说你不是个玩意儿的下场。
以曾国藩待人处世的能力,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但他还是犯了,为什么呢?
这是贫穷所带来的苦痛,曾国藩纵然是满脑门子的智慧,可是朝廷却硬是不肯多给他钱,害得他老婆生孩子都没钱请医生。而郑小珊偏偏精通医师,所以曾国藩求诸于郑小珊的次数,一定是少不了。
一旦有求于人,智慧往往就派不上用场,这时候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势,局势、情势或形势。就好比你面对一盘已经输掉的棋,饶你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国手,也是有心无力,无技可施的。
所以曾麟书老人警示儿子,要想办法扭转人生的颓势,不能再任人宰割了,宰割到最后,铁定是把你宰割零碎了,最终失去的是你的未来。
可是这种设身处地的智慧性思维,倭仁是缺乏兴趣的。所以此文领导无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