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假如李娜没有夺冠……(5)

假如有人欺骗了我 作者:戴建业


李娜冷对省里领导的接机和接见,冷对奖给她的80万元,使她由万人追捧,一下子变成了万人唾骂。她在场面上还是一副苦脸,个中原因我不得而知,或是不愿在人前有意“装欢”,或是不愿意与达官贵人周旋敷衍,或是想到了不顺心的往事,或是对这种过分夸张的热情不太适应,我想她不会无缘无故给别人脸色看。

我做了近三十年教师,用时下的套话来说算是“桃李满天下”,可不管是到什么地方开会和讲学,我很少告知自己的学生。一是怕给他们添麻烦,特别是怕学生们破费,二是我自己觉得对他们帮助太少。我从不觉得自己是什么人的“恩师”,我这一生既无才华又无资源,无论世俗好处还是学术提升,我对他们的帮助都非常有限。另外,自己也有点臭架子,研究生毕业回母校工作近三十年,我从不给领导打电话拜年,多数情况下是他们给我打电话送来温暖。我认为领导给我们百姓打电话是亲民,我们百姓给领导打电话是拍马。领导下台那年我才会给他们打一次电话。当然,长期相处的兄弟例外,由于一直是好哥们,升官后人家也没有变脸,这种情况下不好意思分什么高低贵贱。对官员尚且如此,对学生更很少无事打扰他们,除非学生们回来看我,或者他们实在遇到了困难,我才会打个电话或者托人关心,通常我们师生之间“相忘于江湖”。我们这个社会里,学生一出名就突然冒出一大堆“恩师”,学生默默无闻就找不到老师。那些名人的所谓“恩师”,我觉得还是应该有点自尊,学生要是认可你是他的恩师,他们会主动登门感谢,最好自己别跟着领导跑去“拜见”学生,倒不是说老师应该“端着”摆谱,我觉得那样做让双方都很尴尬——自己以“恩师”自居,不是明摆着要别人感恩?

李娜谈到自己的人生经验时说:“愤怒比悲伤好,因为愤怒不会让一个人垮掉。”在我们这种极度冷酷世故的社会环境中,如果没有李娜那份强悍,不是被别人卡死,就可能被自己憋死,在冲到法国的红土地之前她就可能早已倒下。正因为让她悲伤的事情太多了,她才害怕内心的悲伤,独自悲伤会置人于死地,而愤怒则是对环境的反抗,她一直在用这种方式来成就自己的人生,因此,她将自传名为《独自上场》。她十六岁就主动追求姜山,这一方面说明她十分勇敢,另一方面也说明她渴望“人间温情”。

还有人说,李娜既然已经成名,就应该随和、宽容、大度,要学会在社会上随方就圆,这样大家都“面子上好看”。但愿李娜不至于按这些人的意见来重塑自我,让自己在任何场合都笑脸相迎,把自己每一句话都说得周全得体,她要是掌握了这种“随机应变”的本领,学会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那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不幸。神州大地上,公开场合“笑脸迎人”的女孩很多,敢用冷脸面向权贵的女孩只有李娜一个。多一份乖巧就少一份率真,如果取前者,她以后就善于逢迎讨好;如果取后者,她还会像现在这样棱角分明,你认为哪种李娜更加可贵呢?我希望而且也相信,李娜永远“本性难移”。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丰富,她与这个世界也许会达成某种程度的“和解”,也许不会像现在这样让达官贵人如此难堪。不过,求仁慈的上帝行行好,让李娜能够一直保持自己的本色,痛苦的时候绝不会对人欢笑,讨厌的时候绝不会装作“喜欢”,让大家从她“脸上的颜色”就能看到她“内心的情感”。鲁迅直到临终前不是还在说“一个也不宽恕”吗?李娜从来没有主动伤害过别人,她没有义务要给别人陪笑脸。

还是让大红大紫的李娜安安静静过个好年吧,她现在无需什么奖金,她现在不在乎要人接见,而乡下还有许多破旧的校舍,许多破烂的校车,许多辍学的少年……

2014.1.30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