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蒋介石仍然没有放弃,他始终认为毛福梅应该和他是一样的人,既然是夫妻,就都要成为有知识的学人。但毛福梅受不得读书之苦,更不甘生活在一个学者成群的环境里,她感到学子们的清高之气逼迫她不敢仰视,因此一气之下回到了溪口,蒋介石得知妻子逃走,便也追赶回去。他仍然苦苦规劝毛福梅前往宁波读书,并称劝其读书是为夫妻长久生活之计。毛福梅感其真诚,在蒋母的劝诫之下,同意妥协。但毛福梅坚决不肯再去宁波,后来同意蒋介石再为她延请一位家庭教师,每日在溪口镇上读书识字。蒋介石从其所请,遂为妻子请来女教师陈志坚在家中执教。陈志坚为蒋介石在凤麓学堂就读时的好友陈杏佳侄女,她性格好,善于诱导,与毛福梅相见,彼此甚感欣慰。在陈志坚的热诚感召下,毛氏开始认真读书,似有不赶上蒋介石决不罢休之势。就在毛福梅倾尽心力,准备苦读诗书的时候,蒋介石却从龙津学堂毕业了,让毛福梅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蒋介石居然想东渡日本学习军事。
此后蒋介石的赴日,终于成为蒋、毛两人离散的前奏。尽管王采玉和毛福梅对蒋介石前往陌生日本求学都曾持有异议,她们也都担心刚满19岁的蒋介石,身体单薄瘦弱,不能善始善终在日本完成艰苦的学业,可蒋介石偏偏在这时候萌生了将决定他一生的最大宏愿——誓死要当一个军人!也许正因为蒋介石的东渡日本,才让本来可以成为奉化才女的毛福梅中途荒疏了学业。应该说,这也是毛福梅不幸人生的开始。如果蒋介石当初不去日本,始终劝导和督促妻子潜心学业,也许村姑出身的毛福梅会改写她的人生。如果夫妻两人的思想差距不继续拉大,如果蒋介石不放纵私欲,不大开色戒,固守婚姻,毛福梅也许会与蒋介石举案齐眉,善始善终地度过平静的一生。然而只因一个“色”字,不仅毁了毛福梅的婚姻,也让蒋介石从此步入沉溺酒色的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