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美国的大报录用记者虽要求“经验”,但绝非什么形式主义的条条框框。新闻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才竞争,因此,美国报纸一方面选人极严极精,另一方面,选才用才也是不择手段、不拘一格的。那些著名大报的主编时刻注视着国内一些中等报纸的情形,一旦发现出色者,即储入计算机备案。以后本报职位出缺时,便亲自出马相邀。遇有才华卓著的新闻人才,还会立即不惜一切去“挖墙脚”。所以,做着美国式“记者梦”的青年只要确有才能,机会总是在召唤。一个人在一夜之间从小镇迁往首都,从小报记者变成大报记者是常有的事,绝不会有“单位所有制”之类的无端羁绊。
不过我还有问题:“为什么青年记者不做这样的自我设计:‘记者—编辑—总编辑’?比如像你,吉恩?”
吉恩内向,踌躇半晌,说:“编辑总比记者少,当总编辑的机会就更少了。但主要还是青年记者们希望自己有更大的天地,能成为作家。你明白吗,一般记者就叫记者;名记者就是作家了。当然只有大报记者才更有可能成为优秀的作家。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更高的水准,也更容易出名……”
哦,又是记者——作家(名记者)。听到此,我不禁暗自感慨:原来世界尽管很大,而美国记者与中国记者做起梦来有时也会相似。
杰米的一天
美国青年的“记者梦”再甜再美,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也必须从《电讯报》这样的报纸一步步干起。
欧克莱尔市《电讯报》报社就坐落在城西。那是幢造型典雅、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的银灰色平房。地下室里,是设备先进的印刷厂;地面房屋装修考究、布局有致,为办公区。35人组成的报社编辑部位于整幢房子的左侧,几乎所有人都在一间大厅里办公,只有吉恩、报社发行人和主编各自的单间办公室与编辑部大厅用玻璃墙隔开。
吉恩跨进编辑部大厅,把我带到城市编辑玛丽面前,说:“你不是想了解记者的生活吗?玛丽会帮助你的。”
玛丽所辖城市部是《电讯报》编辑部第一大部。这位40岁的女编辑手下除一名助理编辑外,还有6名记者,分管欧克莱尔市的市政府、司法、警察、学校、科技、宗教等6个领域的报道,又称把口记者(beat reporter)。
玛丽帮我了解记者生活,第一件事就是安排我对警察局的把口记者杰米“跟”上一天。
当时是上午9时,距作为下午报的《电讯报》开印时间只有三小时了。杰米关上办公桌上的计算机终端,对我说:“走吧,我正好该到口子上跑一圈了。”
我和杰米跳上报社的一辆公车。杰米启动汽车后,又扭开方向盘下的专用无线电监听系统。于是,汽车在行进中,可以听到当地警察局巡警中心调动巡警车的命令。
杰米告诉我,汽车上的无线电通讯系统,是报社在警察局的协助下安装的。此外,城市编辑的办公桌旁也有监听器,每天24小时了解市内突发性罪案的动态。遇有重大事件,编辑可立即派记者和摄影记者赶赴现场。他还介绍说,在《电讯报》,除了警方把口记者,其他记者都用自己的私车完成采访任务,然后记下公里数,向报社报领汽油费。
我们的汽车去了几个巡警站,又来到医院急救室。杰米到处都熟得很,进屋后从秘书到警长个个直呼其名,人们对他也亲热得很。他总是先听人们简要谈情况,然后查看办公室的公务记事簿和各种记录。按美国的《信息自由法规》,这些对记者都是公开的。我们转了约一个半小时后回到报社。
在编辑部里,经过玛丽的首肯,杰米的4条短稿很快就完工了。这时,距出报还有30分钟。杰米招呼我:“走,现在能去喝杯咖啡了。”
回到办公室,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报纸已放在办公桌上。在这一期,杰米改写或撰写的稿件共有三四千字,全是当天的活儿。杰米核看了一下自己的稿件,又卷起5份报纸,招呼我去做第二次“轮回采访”。“也许还有新闻,可以登到报纸的最后版上呢!”他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