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报纸(5)

访美记 作者:胡舒立


“布来德里之风”

有一个人的名字,没有在上文的大事记中出现,而在美国报界,人们几乎毫无二致地认为,没有他就没有《华盛顿邮报》的今天。他就是从1965年开始主管《华盛顿邮报》编务的本杰明·布来德里。

在美国访问的日子里,每逢我请新结识的报人或新闻学教授谈谈《华盛顿邮报》,他们总要提及:“哦,那儿有个著名的总编辑本杰明·布来德里。”

9月在《云士顿—沙龙报》实习时,希尔维亚告诉我,她曾应《华盛顿邮报》之邀去华盛顿面谈,在那里住了两天。后来,她决定不接受该职务。“可毕竟有收获,在参加《华盛顿邮报》编前会时,我见到了本杰明·布来德里!你听说过他吗?”希尔维亚美丽的脸庞上泛出兴奋的光。

又是这个本杰明·布来德里。据说他出身波士顿豪门,毕业于东部名牌大学哈佛大学。据说他天生慧眼,才华过人。据说他漂亮潇洒,神气活现,有带着野性的风度。

1987年,本杰明·布来德里已65岁,将退出报坛了。他仍有此美誉。

访问《华盛顿邮报》时,我撷得了一些关于他的故事。

那是1965年春的一天,邮报公司的女老板凯瑟琳·格雷厄姆请当时任《新闻周刊》华府记者站站长的布来德里吃午餐。凯瑟琳问道:“如果请你去《华盛顿邮报》工作,你愿意担任什么职务?”布来德里回答:“只有一个职务,就是主编。”

是年秋,布来德里当了《华盛顿邮报》助理主编。凯瑟琳告诉他,过渡到正主任要三年时间。他说:“太长了。”

仅三个月,他就取代前任当上了主管《华盛顿邮报》编辑业务的主编,后来又升任总编辑。按美国新闻界的价值尺度,在布来德里之前,《华盛顿邮报》只是一家开明的、严肃的、比较上层的报纸,它的社论颇有影响,又靠美国最优秀的政论家李普曼的专栏获得荣耀,可它的新闻——报纸最基本的内容——却平庸、偏狭、迟钝,在行家眼里,它属于没什么章法的报纸。

布来德里来了,他的目标就是让报纸产生震动性影响。他公开声明:“我就是想震动这个城市和这个国家。”“我想知道人们每天在看我的报纸,我要震动他们。”

他终于如愿以偿。正是由于他,《华盛顿邮报》才有了60年代后期以来的真正崛起,有了今天在美国和世界的声望。

人们说布来德里借以取得这一切成就的主要武器,就是在《华盛顿邮报》建立了一种无形的“明星制”。

布来德里格外相信“明星”。他认为,想改变一家报纸的面孔,最迅速有效的办法就是聘用一批当代最有才华、最不同凡响的编辑、记者和专栏作家。高薪聘用一大批名记者,重要报道任务由杰出记者担任,这种明星制可以马上使报纸面貌一新!

在《新闻周刊》华盛顿记者站时,布来德里就以长于网罗人才著称。他周围有一批当时华盛顿最为年轻有才的记者,他对他们信赖而宠爱,而青年明星们也心甘情愿地聚在他的四周。

去《华盛顿邮报》之前,布来德里曾向凯瑟琳提出要求:如果真要我去,必须在我调任前,冻结报社编辑部所有的空缺。凯瑟琳满足了他的要求。

“明星制”需要物质基础。布来德里担任《华盛顿邮报》主编之后,靠凯瑟琳的支持,他与报社总经理进行了正面交锋,说服后者大幅度增加了编辑部的年度预算。这些钱完全由布来德里支取,由他聘用第一流的记者,开设各地记者站,为杰出记者创造在国内外随时采访重大新闻的机会。他花费相当惊人:1965年以前,《华盛顿邮报》编辑部每年预算为100万~200万美元。1966年至1969年,编辑部增加了50个新人,年费用从230万美元增至790万美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